第一,药酒是不是泡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室温在20左右,药材浸泡时间大多以15 ~ 30天为宜。在炎热的夏天,通常需要5-7天。

另外,浸泡时间主要与药材质地有关。硬而珍贵的药材需要的时间更长,有的甚至需要2个月左右。

比如枸杞浸泡后酒色变红,药效就已经出来了;如果是海马、壁虎等动物药材,冲泡的时间要长一些,但由于它们可能携带的细菌较多,所以泡好后要尽快饮用。在适当存放的条件下,优质葡萄酒最好存放4 ~ 5个月。

如果药酒冲泡超过一个月不取出,药物的溶解度不会增加,药物的有效成分会水解,从而失去药效。如果冲泡时间过长,不仅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而且药酒中的药物也会发酵变质,药效受到影响。

如果有大量沉淀物或者酸败浑浊,一定不能再喝。酒精挥发后抑菌效果会降低,药材浸泡太久可能会发霉。

有些霉菌肉眼看不出来,喝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道和肝脏造成损伤。如果饮用药酒后出现脸红、头晕、呕吐、心动过速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二、药酒应该什么时候喝?药酒喝起来也是讲究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喝。一般来说,药酒最好在饭时或饭后喝,以免刺激胃黏膜。

而且,由于药酒多由高度酒精的白酒制成,酒量不好的人很容易空腹饮用,导致心跳加速。药酒有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从提高药物疗效的角度来说,晚上服用不如白天服用有效。药物排泄有一定的昼夜节律。

通常喝药酒的时候,早上到中午,体内的清除率和代谢率是最慢的。此外,肝药酶的活性也很高。

此时血液中酒精和药物的浓度很高,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下午2点到0点,酒精在体内代谢和清除最快,所以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较低。

此时肝药酶活性最高。同时肾功能的最高点在下午5点以后。

下午到晚上饮酒,在体内排泄和代谢最快,不利于药酒发挥作用。所以药酒最好在白天喝。

注意自己的酒量,不是越多越好,最多一天一两杯左右。第三,药酒虽好,但不是贪一杯那么简单。

1.药材用量不能随便加。比如白酒里加了很多参茸,以为是补了。

其实一旦用多了,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烧、烦躁、流鼻血等症状。2.夏天气温高,湿度比较大。

容易引起身体肝脾不适。喝药酒容易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引起发烧等不适症状,容易损伤身体的元气。

3.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的体质可以分为阴阳、寒热。阳热体质的人,一般都是肥胖易怒的男性,适合喝阴虚酒,也就是冷酒泡寒药材;阴寒体质的人,多为身体瘦弱、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的女性。

它们适合喝阳热的酒,也就是热酒泡热药材。4.酒精过敏、肝功能不好、孕妇和儿童不能服用药酒。

此外,皮肤过敏、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等。应该远离酒精。

5.药酒的基酒是高浓度酒。药材的加入虽然也降低了浓度,但也不能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