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近年来,东台市坚持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在该市梁垛镇梁垛村、东台镇新坝社区等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探索建立“文明邻里会”居民自治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德育浸润、法治护航,有效增强了村(社区)治理合力,进一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任务措施】
(一)以“党建”为引领,突出对“文明邻里会”的组织领导。一是抓好党员干部“领头雁”工程。按照政治觉悟高、法治意识强、工作能力好的标准,选派机关干部、退役士兵、大学毕业生到村居任职,进一步优化村居干部队伍结构;选聘村居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村民代表为“文明邻里会”负责人,不断增强村委会对“文明邻里会”的凝聚力。二是抓好党建工作“六个一”工程。纵深推进“党建领航”行动,在重抓村居“一室(党群服务中心)、一品(党建小品)、一榜(党员先锋榜)、一廊(先锋长廊)、一户(先锋家庭户)、一品牌(党建品牌化)”等“六个一”建设的基础上,将党建向“文明邻里会”延伸,以“文明邻里会”为单位,选荐先锋家庭、先锋党员、先进人物,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服务惠民、脱贫攻坚等有机融合。三是抓好党建载体“五个日”工程。在积极落实好“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推行“党性修养教育日”“观摩学习提升日”“党群结对联系日”“党务村务议事日”“为民服务奉献日”等五种新模式,并以“文明邻里会”为网格点,试点开展乡村“网格化”党建,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文明邻里会”负责同志任网格员,实现党管工作“一网揽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二)以“德治”为基础,发挥“文明邻里会”在弘扬美德善行方面的助力作用。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等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编制并按户发放《文明村民认知卡》,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阐释核心价值观内容;以“文明邻里会”为单位,多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活动。二是深化“德耀东台”建设。建设“村居幸福小广场”“村居好人广场”等场所,持续开展“东台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先进评选活动,并通过开展“法治在我心·美德伴我行”巡回宣讲活动,不断放大好人效应,激励广大村民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凝聚强大精神合力。三是探索试行“文明行为积分制”。以“文明邻里会”为参评单元,组织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觉做到并引导亲友和邻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庆宴少办、文明节庆、反对封建迷信、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每年度对文明行为积分领先的“文明邻里会”成员给予精神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培育文明新风。
(三)以“法治”为保障,提升“文明邻里会”在助力乡村治理中的法治水平。一是强化村居法治文化建设。建成村居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常态化宣传法律法规;组建“文明邻里会”微信群,邀请村居法律顾问、民调主任等入驻微信群,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996”式法律服务。二是强化村居学法用法机制。在认真落实村两委干部学法考法制度的基础上,将“文明邻里会”负责同志学法用法纳入年度计划,明确具体要求。以“文明邻里会”为单元,继续推进“学法中心户”建设,引领村民学法用法。三是强化村居法治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巩固提升活动,将其与文明村居创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等活动有机融合,并积极探索崇德尚法新型村(社区)建设,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涵,使其成为推进村居民主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特点和效果】
一是点面结合,增强了群众归属感。以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元,以居住相对集中区域为次级单位,组织村居民建立“文明邻里会”,由村居民从党员干部、村居民代表以及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中推选出负责人,具体负责传达村居通知、收集并反馈会员需求、组织会员参加相关活动、对会员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对会员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以及对会员之间、会员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化解等事项。“文明邻里会”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因村居范围较广、人员流动频繁,干部服务群众、群众联系干部不便的实际问题,极大地增强了村居民的归属感。
二是评建结合,增强了群众成就感。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尊老孝亲、文明守信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工作需求,以“文明邻里会”为参评推荐单位,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学法守法先进个人”“尊老爱幼先锋模范”等评比活动,对获奖家庭、获奖居民进行表彰,并在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集中宣传,有效激发了每个家庭、每个居民参与村居事务、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三是管服结合,增强了群众幸福感。结合村居实际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组织群众广泛讨论和听取法律顾问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红线禁令”。以“文明邻里会”为基本单元,引导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村居文明信用台”,把村居建设成诚实守信的文明共同体;建设“两室”(图书阅览室、居民文化室)和“两栏”(公共阅报栏、宣传教育栏),适时开展娱乐休闲比赛活动;围绕村民阶段性、区域性、群体性诉求,精心设计精细化服务项目,切实满足村民个性化需求,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