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0年,靖江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民法典》颁布为契机,以帮助群众了解熟悉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目的,以“五个一百”为主要内容,创新推出了“靖善宜居”法治文化品牌,在村(社区)策划实施了“百村修约”工程,在“谁执法 谁普法”“谁服务 谁普法”各条线模块推出了“百业用典”工程,在民营企业普法领域开启了“百企明典”工程,在青少年普法环节重点推进“百校学典”工程,同时也发起实施了法治文化作品“百戏说典”工程,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重点宣传内容】
一是开启“百村修约”工程。以街镇为主体,依托《民法典》讲师团,组织辖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集中学习研究民法典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的关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者“学典用典”水平。结合《民法典》新规定,掀起新一轮的村规民约修订制定热潮,把法典精神充分落实到村(居)治理一线。
二是开启“百业用典”工程。充分落实“谁执法 谁普法”“谁服务 谁普法”责任制,依托普法大集市、送法进家门、企业职工普法大讲堂、律师公益日等载体紧紧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大法典普及力度,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出行安全、头顶安全、脚下安全等身边安全。
三是开启“百企明典”工程。针对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等新亮点,以公益律师志愿服务团、企业属地村(社区)律师顾问为主体,设计调查问卷、梳理法律风险点,有针对地提供民营企业专项“法治体检”。定期为其提供《民法典》讲座、公益法律咨询、企业经营法治风险预估、劳资纠纷处置等服务。联合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对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赠书送课,开辟厂报、厂刊、内部网络《民法典》学习版面方式向企业职工普及民法典,发起职工“民法典悦读会”、举办企业职工民法典知识竞赛等方式,推动企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治理方式转化升级。
四是开启“百校学典”工程。在全市近百所学校,分大、中、小、幼四阶段征集创作《民法典》教育教学的微课程、微视频及配套课件、教案等,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民法典》主题班会、《民法典》晨读、《民法典》征文、模拟民庭活动、《民法典》心得交流和“《民法典》我知道”手抄报等六大活动,真正把《民法典》宣传贯彻落实到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等具体环节。策划开展大中小学生志愿者“我眼中的民法典”宣讲、法治微剧创客行动等社会实践,把民法典以人为本、平等向善的立法精神融入到青少年“八礼四仪”教育。
五是开启“百戏说典”工程。紧扣民法典编纂意义的主题,围绕禁止高利放贷、物业对高空抛物负责、个人信息和网络虚拟财产受保护等亮点内容,指导发动市法治艺术团、民间演出团体、文艺能人等创排一批宣传“民法典”锡剧、讲经、小品等“法治小戏”,在全市各街镇、村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和“百姓大舞台”巡回演出。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构筑起了《民法典》普及的“讲、学、演、用、践”链条。通过“百企明典”“百校学典”在各类型的企业职工、大中小幼学生、教师直至学生家长中间讲述制定《民法典》的意义、《民法典》精神要义和特色亮点,推动全社会学典知典。进而通过“百业用典”引导各“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 谁普法”责任部门在普及好《民法典》细分章节的同时,做好用典维权工作。同时,号召村(社区)村规民约修订的方式,把法典精神落实落细到基层民主法治实践中去。
二是形成了《民法典》普及的多维度宣传模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民法典》是一部综合性法律,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去学习都会有不同收获。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百校学典”选择了法治课程、法治晨读、法治征文、法治微剧等宣传方式,针对民营企业的“百企明典”侧重于“法治体检”学用结合的模式,而针对全体市民群众的“百戏说典”则抓住了法治锡剧、小品、快板等法治小戏接受度高、受众面广的特点。
三是夯实了《民法典》普及运用的群众基础。明法于心,守法于行。只有在普法中真正重视群众的法治需要,才能让全社会更好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在靖江市的“靖善宜居”法治文化品牌内涵中,无论是“百村修约”“百业用典” “百企明典”,还是“百校学典”“百戏说典”都是从普法的需求端发力,丰富宣传手段、拉长普法服务链条、精准供需对接,急群众所急、向群众所想,把《民法典》送到群众身边、讲到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