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三明市三元区富文社区成立于2002年9月,是一个以单位小区为主的板块社区,位于三元区富兴路东北段,毗邻三元区中心城关,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2户6154人其中外来人口1401人。共有住宅楼88幢。富文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3人。富文社区居委会长期坚持和深化“依法治理,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突出重点抓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于2015年8月7日被评为第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任务措施】
(一)制定方案明确创建目标。活动伊始,富文社区就制定了《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方案》,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和任务。随后,制定了《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任务分解表》,详细列明了每项创建内容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明确了责任人。同时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深入动员,广泛宣传,及时结合实际开展创建工作。
(二)结合实际开展创建活动。富文社区把创建活动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积极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结合辖区实际开展创建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富文社区建立了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书记担任组长,一把手总负责,突出重点抓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二是严格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本街实际成功地进行了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并制定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公约》等规章制度;三是狠抓网络建设,经常性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等开展群防群治,参与治安巡逻等志愿者活动,确保了社区治安安全稳定;四是实行“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建设,定期召开社区两委会、居民代表大会、党员会,重大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利用居务公开栏和法制宣传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社区的重大事项,接受群众监督。
(三)严格自查达到创建效果。经过几年的创建,富文社区的民主法治基础大大夯实,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大大提高。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社区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二是社区自治组织健全,社区干部有效发挥作用;民主选举规范有序,社区干部依法选举或推行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三是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区不稳定因素及时消除;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四是民主监督推进有力,社区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社区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因社区级帐目不清,社区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五是民主决策切实落实,社区会议或者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居民讨论决定,“一事一议”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六是民主管理扎实细致,社区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民约健全,社区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特点和效果】
富文社区在抓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将宣传教育与法治创建相结合,建立了社区法治讲堂、青少年法治学校、法治角等新兴阵地。
一是依托乐龄家园建成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长期开展针对辖区党员、老人、青少年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在四点半学校设置“法治角”,摆放着最新的法律刊物、法治图册和法律书籍等。建设“法治角”旨在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了解最新法律法规,不用花钱就可以阅读最新法律书籍,不费周折就能够解决法律问题。
二是在乐龄家园开设法治讲堂,邀请社区法律顾问、司法所干部、执业律师等专业人士,针对社会热点及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如婚姻家庭、电信诈骗、老年人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授课。同时,以人大代表接访日为契机,以“四进万家”为工作抓手,为民分忧解难题,以居民身边事普及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使得居民更好地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经过几年的发展,法治讲堂已成为集法治教育、政策学习等功能于一身的学习阵地,有效地解决了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社区法律服务再上新台阶。
三是为了让社区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社区依托青春健康俱乐部建成青少年法治学校。该学校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在课程安排上注重知行统一,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并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如2020年的课程安排就包括道德与法治、模拟法庭、心理健康等,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