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举办依法治国方略与社会治理实践专题讲座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举办依法治国方略与社会治理实践专题讲座,邀请湖北筹策律师事务所徐广律师团队进社区进行法治宣传。2017年11月以来,徐广律师团队打造“徐广说法”品牌,精心制作《依法治国方略与社会治理实践十九大报告学习与体会》课件,主要面对社区群众,通过“通俗化”“草根性”“接地气”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语言,深入浅出,向基层群众宣讲十九大报告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宣讲示范效果。

【重点宣传内容】

1、全面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实践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入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变革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2、如何快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共有13句话,表达了三层含义:第1句话说的是总原则,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系统化、法治化的根本属性;第2-7句话说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第8-13句话说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式方法。可以用“三依法三法治” 进行概括。

3、如何理解和把握“三依法三法治”含义及相互关系?

答:一是三个依法共同推进理念不偏废,制度措施要均衡发展;依法治国为本,依法执政是魂,依法行政是关键。

二是三项治理是一体建设,不得割裂,要统一施策,精准发力;法治国家建设是统领和核心,法治政府是重点和全方位,法治社会是难点、基础。

三是法治与德治要结合:法律和道德都有约束性,道德是法律缺失的弥补;法律和道德相互促进;依法治理的标准、手段、方法,要随社会变革、经济发展、认知提升、思想飞跃而丰富和完善。

四是治国与治党有机统一:党规严于国法;在宪法法律规范内活动;带头维护、遵守、执行和宣传法律;要视法律如生命,超越法律则“死亡”。

4、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脉络?

答:一是在法治保障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经济发展是全方位、开创性的,社会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表现在“四个一系列”——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二是在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阶段法治(法律)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是在党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能量”。

四是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在《宪法》和法律制度中全部体现。

五是在改革措施和发展理念的全部制度安排方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去掉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出活力。

六是在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不可或缺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中华文化的自信力。

七是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地改善和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在党规与国法的约束性方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执行一套比国家法律更严格的制度措施。

5、“依法治国实践”的重难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依法治国实践”提出方法、措施和要求,其重难点主要体现为:一是用厉行法治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责任;二是宪法至上理念维护宪法权威;三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依法行政,建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四是司法责任制体制下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五是全民普法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六是领导和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严格治理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的行为。

6、如何在13亿人口的中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答:一是中央提出社会治理五年奋斗目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理解为无“法”就没“治”。

二是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依法多元共治,追求目标是高水平“四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可以理解为制度措施的安排。

三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要求:强预防与重化解同等重要。可以理解为“制度安排”和“人的努力”并重——防止激化矛盾的“双重要”工作理念;社会矛盾排查预警三早机制: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源头是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整体效果与效力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往法治化方向努力发展;基层综治中心的平台建设与联动机制;基层探索“对接”机制。

四是建立健全建强安全发展的四个理念:生命至上理念,安全体系建设理念,安全生产责任理念,可以理解为防、减、救三能力同步建设。

五是社会治安“防与控”整体效能、双项兼顾、双向渗透机制:可以理解为总要求是构建全方位公共安全防控网络;方法措施是政府主导、实体运作、集约高效的城市安全综合治理指挥调度机制,目标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六是建立起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标,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可或缺。

七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向下延伸,把基础打牢——大量新的组织涌现,依靠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才能实现。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紧贴时政,时效性强。时值党的十九大会议闭幕不久,徐广律师以十九大报告原文为基础,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二是通俗易懂,接地气。徐广律师团队打造“徐广说法”品牌,主要面对社区群众,通过“通俗化”“草根性”“接地气”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语言,深入浅出,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答疑解惑,激发出正能量,起到了宣讲示范效果。

三是深入宣传习近平同志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通过参加活动,使基层群众学习了解了习近平同志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产生了较强的反响,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