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实验小学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1503人,专任教师127人。自“七五”普法活动开展以来,积极创建法治文明校园,形成了“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浓厚法治校园氛围。
【任务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预防机制。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成立了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家委会委员、“五老”志愿者为校外法治教育辅导员。加强教师队伍法治建设。实行值班领导负责制,教师包片负责制。
2.整治周边环境,打造一方净土。校内积极建设法治阵地,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依法治校、以德育人”为主题的法治校园教育示范基地,包括法治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教学楼一楼南法治文化走廊,营造校园法治氛围。对学生校外活动情况调查分析、实时监控、防患于未然。经常与相关部门联合,对学校周边的流动摊点、娱乐场所进行整治。
(二)加强学生的理想、道德、法治教育。
1.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并邀请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来校做专题性法治专题讲座,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学校开设了法治课、安全课,讲解《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基本知识。同时,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由责任教师选择适合于本年龄段学生的法治知识。
2.以法律法规为核心,时刻教育学生关注安全,遵规守纪,以德育人,不断的促使学生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守法人。
3、大力开展普法活动。通过手抄报、手绘漫画、普法征文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普法,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校园广播主题班队会、家长会、普法教育观后感等活动。经常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全国环境保护日”、“6.26全国戒毒日”等相继展开。主题班队会、主题家长会、国旗下讲话、征文比赛等均成为学校每个学期的常态活动,法治副校长讲座、邀请“五老”志愿者进校园,学校法治教育活动的丰富多彩,法德教育融寓于日常活动中,扎实有效。
【特点和效果】
胜坨实验小学把“好习惯,好人生”确立为自己的的核心办学理念,从培养好的行为习惯抓起,在“依法执教,以德治校”的学校的总体规划下,努力加强法德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不断开拓法德教育新思路,提高了学校法德教育的整体效果。
近年来,该校深入开展依法治校活动,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实现了青少年零犯罪目标,保持了学校安全工作“零事故”记录。学校先后荣获东营市规范化学校、东营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东营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17年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被评为“零犯罪学校”。2018年被省普法办命名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