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近年来,夏津县坚持“党建引领、网格聚力、法治建设、惠及民生”,全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法律为手段,以网格为抓手,着力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通过基层网格员,带动学法用法普法,依托科技信息化,推动法律宣传进村入户,在普法中推进工作开展,在工作中促进全民普法,实践并完善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探索县域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任务措施】
(一)三级架构推进
一是县级统筹指挥。县级成立推进网格化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法委书记统筹协调,县政法委、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推进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二是乡镇、部门对接服务。全县15个乡镇均设立副科级架构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各县直部门均设立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协调推进涉及本单位的网格化工作。
三是社区(网格)兜底覆盖。全县共划分732个网格, 配备网格长732名,专职网格员703名,兼职网格员23458名。疫情防控期间,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夏津县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将专兼职网格员培养打造为防控一线的信息员、宣传员、战斗员,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入网入格入家庭,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疫情防控相关法规,在全县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以来,夏津县在做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上,创新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拟定了“一核双基三治四有五好”的总体思路,将原有9个城市社区细化为18个。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党组织网络,城区划分63个网格党支部, 190个楼院党小组,253个网格,招录社工25名;打造了18处高标准社区便民服务站,构建了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把有限的法律服务资源充分整合,以网格为阵地,延长法治工作触角。充分调动村(居)法律顾问作为“网格员”的积极性,瞄准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打造城乡法律服务工作新格局。走村入户张贴法律顾问明白纸、发放宣传资料,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在维护基层稳定中的“调解”作用,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筑牢维稳防线。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感受到,网格普法服务就像空气、水、阳光一样,永远伴随身边。
(二)四大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网格化联席会议机制。由县委副书记任总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县网格中心,统筹协调全县网格化工作。二是建立群众诉求处置督办机制。三是建立县级领导带头推进网格化工作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所属网格制度,县级领导处置群众诉求制度,统筹推进网格化工作。四是建立“网格+12345热线”联动机制。一是接诉即办,接到群众热线诉求,相关网格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核实处置,涉法问题联系法律顾问及时介入;二是未诉先办,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在巡查中普法、用法、协助执法。
(三)五大创新引领
一是创新实施多员共治组团管理模式。全县网格实施1+1+3N网格组团化运行模式,即一名网格长、一名专职网格员、N名专业网格员、N名志愿网格员,N名网格社会监督员。每名专职网格员任前都经过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考试,便于在网格巡查中践行“普法宣传员”职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二是创新设立网格化流动服务站。对通过12345市民热线或网格事件收集的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法律需求,联合县普法办,依托网格化流动服务站,推进社区民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力量下沉网格分类开展工作,将法律服务、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送到群众身边,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三是创新建立“志愿网格员之家”。全县共有志愿网格员23458名。为管好、用好这支队伍,在有条件的网格、社区建立了“志愿网格员之家”,为他们建立了交流思想、学习法律、开展活动、增进感情的“港湾”。
四是创新农村网格治理模式。为确保纠纷不出街巷、矛盾不出村庄、困难不出乡镇,以郑保屯镇为试点,创新推出“党支部+小巷议事会+小巷管家”农村网格治理模式,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和普法宣传员,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五是创新建立群众诉求评价体系。对每一起市民热线、网格事件、百姓点单,都由诉求群众对责任单位的服务过程、办理结果,分别进行星级评价。切实将评价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部门服务好与坏,群众说了算。
(四)六大平台运行
夏津县整合12345市民热线系统、综治信息系统、雪亮工程、数字城管等,高标准打造“一网六平台”,成为夏津县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为现场指挥调度提供了可视化支撑。
一网为“夏津县社会服务网”,包括公共服务板块、百姓点单版块、中心工作版块、网格事件上报与展示、优秀网格员展示、网格动态等。在公共服务板块中的法律服务中,推送法律资讯、典型案例、法律咨询等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六平台以“夏津掌上网格APP”为载体,分为事件管理平台、事件直报平台、百姓点单平台、12345平台、数据研判平台及指挥调度平台。将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2个职能部门植入系统,下沉网格,实现对县、乡、村网格三级架构和网格员队伍的管理的同时,可方便网格员及时上报在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也可方便群众将服务需求反映给对应网格的职能部门,让“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贯穿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特点和效果】
夏津县通过“三四五六”网格普法的探索和实践,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大力宣传现代法治理念,努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深入做好全民普法,高效运用普法成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初见成效,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一举甩掉信访大县的帽子,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