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滨州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滨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滨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法律六进”、12.4国家宪法日等工作为依托,突出重点开展扫黑除恶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发挥了法治宣传教育在震慑犯罪、教育公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了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地深入有效开展。

【重点宣传内容】

(一)高度重视,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对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根据中央、省、市等专项斗争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承担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法治宣传工作责任,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滨普法办【2018】12号),对各县区各部门开展扫黑除恶法治宣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切实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专题、有活动,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每年的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中,都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强调,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深化抓好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广泛开展扫黑除恶系列法治宣传活动

一是结合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将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学习作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注重在青少年“关键群体”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通过“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防止黑恶势力向校园渗透。不断加强农村两委人员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通过组织村“两委”人员及农村党员学习培训,各县区依托“淬火工程”,在每期农村基层党员培训班中加入法治课内容,邀请司法所长或法治宣传人员讲解扫黑除恶法律知识,不断增强群众自觉抵制影响选举的“村霸”等黑恶势力的意识。通过“送法进企业”活动,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教育。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市国家机关中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滨法办发【2019】1号),压实各部门普法责任,明确普法清单,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的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各县区、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扫黑除恶专项普法宣传工作合力。

三是结合“法律六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广泛组织发动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法治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网络活动,鼓励引导广大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意识,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向基层延伸。

四是结合“三下乡”、12.4国家宪法日等重点时机开展宣传活动。指导各县区充分利用“三下乡”“送法进农村 法治惠村民”“服务大局普法行”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宣传时机,积极开展送法进农户、赶法律大集、送法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解答群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出动法治宣传车辆等形式,开展现场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三)拓展法宣阵地,不断扩大扫黑除恶法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积极利用市县乡村四级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文化广场(长廊)、法治一条街、机关LED显示屏、法治宣传橱窗、业务宣传展板、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开展图文并茂的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省市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和工作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不留死角,形成“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互联网+法治宣传”优势,充分利用滨州普法网、滨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市广播电台《普法时间》栏目、各县区普法网、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辟专栏、策划专题,线上线下一体发力,提升专项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活动特点和效果】

近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种形式的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活动36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5万余份,张贴各类通告等5.3万份,悬挂各类宣传标语、横幅2.1万余条,出台各类法治宣传辆5500余辆,在各类新媒体平台推送各类信息2.5万余条,为全市扫黑除恶工作深入健康开展营造了浓厚法治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