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端视频用户数量成井喷状增长,人们获取咨询、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模式和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广大手机用户每天花在“刷视频”上的时间日益增加。为了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有效占领手机端普法新阵地、增强新型普法成效,常州市于2021年6月起发起百家“法治直播间”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线上学法阵地,方便群众在线学法、随时用法。近一年来,全市依托镇(街)、村(居)共开设“法治直播间”100余家,“法治直播间”日益成为普法新方式、学法新渠道。
【任务措施】
一是聚焦平台建设,落实“法治直播间”主体责任。以镇(街)村(居)视频号为基本平台,搭建“法治直播间”,由镇(街)村(居)监管负责,并压紧压实责任,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发布直播提示,强化法治内容供给,加强与网友线上互动交流,及时解答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广大群众关切的法律热点问题,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二是聚焦结对共建,确保“法治直播间”适销对路。由辖市区司法局牵头组织,各相关镇(街)、村(居)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结对共建。镇(街)、村(居)根据群众需求和工作需要,及时向结对法律服务机构反馈直播需求。结对机构及时研判,组织内容供给团队集体备课,选派优秀讲师开展直播,确保直播内容权威可靠、适销对路。
三是聚焦联通互动,形成“法治直播间”矩阵效应。各“法治直播间”建立互动协同机制,在“4·8司法日”及疫情防控等特定时间节点或突发事件等,围绕特定主题,开展联动直播,形成强大矩阵效应。各“法治直播间”积极上传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宣传短视频、微动漫等供观众点播,做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构建全市“法治直播间”联盟化联通互动格局,群众不仅可以看到“附近”直播,还可以轻松点播,通过“直播+点播”,扩大覆盖面。
四是聚焦示范引领,塑造“法治直播间”品牌特色。以全市14家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直播间和部分司法所直播间为示范,带动全市100多家镇(街)村(居)直播间联动发力,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互动,进行经验交流,开展直播培训,熔炼集体智慧,有效提升直播质量和直播间粉丝数量。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广大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公证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力量,参与开展法治直播活动,不断扩大“法治直播间”品牌影响力,传播常州法治好声音。
【特点和效果】
一是群众学法有了新渠道。“法治直播间”开播以来,全市共开播各类法治直播近千次,超过30万人次在线互动学习。“法治直播间”在群众获取咨询习惯新改变的情况下,顺应群众需求,已经成为龙城群众学习法律的新去处。
二是普法宣传实现更便捷。跟以往典型的广场活动、课堂宣讲等相比,“法治直播间”宣传形式更便捷。法治直播员只需要一个手机,一副耳麦,就可以实现随时宣传、即时宣讲,群众不需要到特定地点集合参与,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在家门口树荫下,随时随地获取法律知识。双向的便捷性,不仅降低了普法宣传成本,也提升了法治宣传效果。
三是线上优势得到新彰显。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而“法治直播间”线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大群众积极遵守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