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重庆市民政系统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

2021年度,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民政系统法治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开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市民政局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在全市各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

【重点宣传内容】

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此次法治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主要开展反诈法治宣传进社区、民政法规政策宣传进社区、基层治理法治宣传进社区等主题活动。

(一)开展全民反诈法治宣传进社区主题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宣传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两高”相关解释,在每个乡(镇)、街道明确一个社区开展一场送法进社区活动,将反诈骗宣传纳入其中,利用身边发生的诈骗案件,揭露新型犯罪的作案手段,让村(居)民了解和掌握与反诈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知晓基本法律常识和法律救济途径,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

永川区民政局在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楼栋院落等群众日常活动频繁的地点悬挂警示横幅、张贴公益宣传海报,提升宣传活动群众关注度;结合全区村(居)民小组会议等各项会议契机,召开院坝会议深入讲解犯罪手法,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分析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揭露诈骗手段和危害,提醒群众提防常用犯罪手法,切实提高防骗意识和能力;组织广大社区工作者开展宣传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印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6000余份,采购主题水杯、雨伞、购物袋等宣传物资1000余份,针对学生、老年人、企业财会人员等易受骗群体开展重点宣传,努力扩大防范宣传的覆盖面,提高精准度。

江津区民政局在几江街道各社区结合网格化管理,联合社区民警、网格员通过网格微信群和线下走访为居民、商户详细介绍电信诈骗的手段及危害,在辖区居民、商户中推广防诈小程序金钟罩。开展“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能力”宣讲院坝会,深入讲解刷单、贷款办卡、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手法,引导辖区广大群众对虚假信息不听、不信、不传,让反诈骗工作深入辖区住户。

沙坪坝区民政局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注意!这10类电信诈骗套路深》,将防范10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知识向公众宣传推广,扩大反诈骗宣传受众,尽可能多地提升居民群众的防电信诈骗意识。

巫山县民政局在县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开展“重庆金融安全卫士”进院活动,开设“重庆金融安全卫士”公众号,让干部职工掌握最基本的防范非法集资的知识, 利用平时和老年人接触的时间,向老年人宣传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

高新区公共服务局组织社区儿童开展“安全小当家”等具有教育愿意的反诈宣传活动,运用直观、形象的动画、图片等对社区儿童进行宣传教育,普及防诈小知识,发展社区居民为志愿者在社区内发放防电信诈骗倡议书。多渠道、多形式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防范意识,使反诈意识深入人心。

(二)开展民政法规政策宣传进社区主题活动。深入城乡社区开展现场宣传1500余场次,其中开展民法典、未成年保护法专题宣传1000余场次,发放《民政政策解读80条》44万册,广泛宣传与民政部门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重点宣传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惠民殡葬、残疾人福利、婚姻登记、慈善捐赠与福彩公益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升社会公众对民政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知晓度。

万州区民政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体民政干部深入村(社区)与乡镇干部一道,开展民政政策宣传,切实让群众知晓民政政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民政政策“应享尽享”,持续放大民政利民惠民政策效应;投入7.7万元利用公交车车身广告、车载视频、公交车站点开展民政政策宣传,利用村务公开栏,通过贴民政政策宣传页、播放政策视频和广播音频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阵地宣传,让群众了解民政政策;立足“楼栋工作日”机制,在点对点解决社区居民热点难点问题中探索出“楼栋自治”微治理模式,通过采取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居民“唱戏”的形式,进一步创新了社会动员方式,培养了居民公共精神,探索出了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推动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奉节县民政局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县民政局通过艺术创新的方式精心编排了殡葬执法小品、民政救助《三句半》等民政法规节目,节目语言风趣接地气,在社区宣传过程中,将节目“进行”巡演,每次演出,都能教育和启发上千群众,让群众口口相传,切实将民政法律法规融入老百姓的思想深处。

江津区民政局开设青少年法制专题讲座等,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确保青少年在社区内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针对老年人、下岗职工的特点,宣传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两高”相关解释,依法抵制迷信、邪教等非法活动;组织志愿者,协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事务、调解纠纷,解决后顾之忧,依法维护老年人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基层治理法治宣传主题活动。以全市村(社区)换届为契机,大力宣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重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将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村社区干部履职培训的学习内容。

万州区民政局以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换届选举为契机,从业务科室抽调熟悉政策的工作人员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居)民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向党员、干部和群众广泛宣传选举政策和民政法律法规,在村(社)开展“换届夜话”“为何一肩挑”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换届、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江津区民政局落实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等会前学法制度,突出各村(居)法治宣传栏等阵地,悬挂张贴有普法宣传标语或横幅,并结合社区教育,深入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利用辖区群众的空闲时间开展法治院坝会,为群众宣传与民政职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升村社干部群众法律知识素养。

涪陵区民政局大力宣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重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设置标语、横幅1350幅,“村村响”轮番播报4800余次;在《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市级以上媒体报道区换届工作28条次;在涪陵广播电视台、巴渝都市报、巴渝传渝网等媒体开设专门版块和栏目,报道换届内容295条次;通过“涪陵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图文刊播换届内容96条次,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活动特点和效果】

法治进社区活动,针对性强、形式灵活便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过活动开展,加强了社区群众对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减少了违法犯罪,提升了社区居民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使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得到增强,为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实现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法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