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根据“八五”普法规划总体部署和国家及省市关于组织开展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安排,2022年5月,沈北新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在全区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习惯,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重点宣传内容】
一是阵地宣传。在政务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公证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服务窗口摆放民法典宣传资料;在全区183个村(社区)法治宣传栏张贴民法典宣传挂图和宣传海报;在社区法治书屋、法律图书角摆放民法典宣传资料;有的村建有民法典一条街、民法典长廊;区城建局等多家单位利用建筑绿屏围挡宣传民法典;司法局在法治主题公园摆放民法典展板。民政局等有条件的单位利用LED屏滚动播放民法典标语或小视频;各村(社区)依托评理说事点、公共法律服务室和开展法律咨询、以案释法宣讲等活动,使群众抬头看得见、伸手拿得到,让民法典真正入眼入心,形成浓厚的民法典学习宣传氛围。
二是主题宣讲。以“法律七进”为抓手,针对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等亮点法律问题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区司法局联合区工商联通过“民营企业家微信群”大力推送民法典相关案例和热点问题,开展线上普法讲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的法律素质。联合区总工会组织律师开展民法典进企业宣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宣讲、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专项行动,梳理企业法律风险点,处置劳资纠纷,最大限度地规避民营企业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围绕干部和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邀请沈阳市民法典讲师团优秀成员进机关进校园对民法典进行深刻解读,通过学校多媒体设备向全区中小学校师生转播。全区各中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民法典主题升旗仪式、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区教育局与司法局每年联合举办一次全区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和巩固民法典知识,使学法守法成为学生自觉。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利用道德讲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公共服务服务室等阵地,组织法律顾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法典进乡村(社区)主题宣传活动。针对农村社区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空巢老人逐年增多,老年人遗产继承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用百姓的语言对民法典的继承编、婚姻家庭编等重点条文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村(居)民对法定继承、遗产、遗嘱等基本的法律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人民权利的宝典,必须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真正实现广大群众对良法善治的企盼。
三是多媒体宣传。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将民法典元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将民法典宣传触角延伸至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参与民法典有奖答题活动。通过街道、社区、单位、部门、法律顾问、评理说事、法律服务等各微信群宣传每日民法典早安海报、案例分析、法律条文链接和视频讲座。线上活动激发了网民的学法兴趣和积极性,网民通过指尖在闲暇之余便捷地学到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大大提高了普法效率和宣传效果,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具有针对性。《民法典》是一部综合性法律,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从出生到死亡所遇到的所有细碎问题民法典都会顾及到,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重点选择了人格权编、物权编、婚姻家庭编、合同编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针对妇女选择了婚姻家庭编,针对老人选择了继承编,针对企业选择了合同编等,通过律师与群众面对面的讲解,使群众进一步了解《民法典》学会用民法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避了民营企业的法律风险。
二是富有实效性。通过以案释法宣讲、法律咨询、发放资料、阵地宣传、法治文化活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民法典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等多渠道零距离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掌握了民法典的基本知识和热点问题,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
三是具有广泛性。沈北新区司法局以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多渠道拓宽宣传范围,努力把《民法典》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平台向全区机关、社区、企业推送法律知识,开展有奖法律知识问题活动,丰富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改变过去单一讲法治课和集中宣传的弊端,避免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随意地通过指尖学习法律知识,大大节约了宣传成本,既有精准普法的“点”,又有规模普法的“面”,既使普法宣传成效显著,又把法治宣传引入更深、更高、更广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