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案情概要】

2018年9月22日,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正在进行。辽宁省丹东市考区辽东学院北校区考点试卷一开考30分钟后,工作人员登录信息平台逐个核对考生信息,其中一人仍无法确认身份信息。试卷二考试期间,该名考生仍存疑,现场比对后仍然无法确认。

依法处置身份存疑考生案

【应对措施】

为了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答题,经考务办公室请示考点总监考后,决定在该名考生试卷二考试结束后,进一步核实考生身份信息。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根据考生报名信息,设置了有关考生自然信息的相关问题,例如:考生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毕业院校、学历情况等,由流动监考人员在执法记录仪的记录下,对考生进行了提问。流动监考人员将现场提问情况及考生回答情况用执法记录仪记录留存。

【处理依据及结果】

今年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面实行客观题计算机化考试的第一年,依据考试工作规则和办法,丹东考区在使用考务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人像识别时,考虑到考生报名照片和本人现场采集照片会有差别的情况,更加注意了细节管理。对个别考生在人工比对仍然存疑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考务工作人员采取设置自然信息问题对存疑考生进行提问和二次人像比对的方法,进行身份确认;同时,为做到依法有据,在现场向考生提问核实情况时留存了场景视频记录。经认真核实,考生信息得到确认。

【编辑点评】

为保障考试公平公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提高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执政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和查处考试作弊行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面实行考务安全管理。各地考区应遵照考试组织实施制度规章,结合本地考务管理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考务安全管理系统应用能力和水平,树立严格、规范、科学、文明、有效管理的思想理念,为广大考生营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安全和谐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