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是指用木、竹、铁制成的铲形盘子,通常有一个短手柄,用于收集和运输从地板上扫下的垃圾、撮垃圾、谷物等。它也常用作农业工具,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
ˇ
畚箕在古代是用荆条、草绳或竹子做成的筐状容器,即畚箕。
《左传宣公二年》:“如果屠夫对熊不熟悉,就把它杀了,放到碗里。”杜预注:“以草绳为之。”杨伯钧注:“其质为蒲或草绳.它能装粮食”,还能装沙、石、粪、土等。比如《晋书苻坚载记下.王猛传》:“【王蒙】贫贱,是职业。”《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县令下令疏浚运河,执之不耻。”
与簸箕同义:一种铲状器具,用于收集和运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