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适主张“独立、合群、重学”。2、吉鸿昌念念不忘父亲的嘱托。3、孔子家训:诗礼。4、老舍家训:勤奋是做人的根本。5、李世民家训:每餐只吃一种食物,你就会想念你的丈夫。
1、在家庭教育方面,胡适虽然提倡“独立、合群、重学”,但也有不懂得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了一封信,希望培养他独立、合群、勤奋的生活。其中他说:“如果你的作业及格了,那是什么?一班要赶上一班顶排,一校要赶上一校顶排。有志气的孩子,应该是功课最好,品行最好,人生最好。
2、吉鸿昌,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联军领导人之一。1920年,25岁的吉鸿昌时任营长,父亲吉君庭病重。他对前来参观的吉鸿昌说:‘做官要清白谦虚,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当官是不允许发财的。否则,我在坟墓里睡不着。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在瓷碗上写下了‘当官不发财’的字样,并请陶瓷厂仿批烧,将瓷碗分发给全体官兵。在分发瓷碗的大会上,他说:‘虽然我是吉鸿昌,但我绝不会压迫人民,掠夺他们的财富。我会牢记父亲的教诲,做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要为天下的穷人做好事。请监督我。
3、孔子对儿子的教育是从做人开始的,不是要求孩子背多少单词,正确做多少题,而是从《诗》 《礼》开始。为什么要学《诗》?诗发自内心,能表达人最真实真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能让文字更美好;为什么要学礼仪,是为了教育孩子有道德,有礼貌,与人和谐相处,让孩子更好的做人。
4、老舍教育孩子的方式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老舍老师曾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觉得他们能大致认识几个字,会加减,懂一点历史,就够了。只要他们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门手艺,不用上大学也能谋生。”如果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会说话,我有成为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健康如牛,吃苦累,我会很开心!我希望我的孩子能靠汗水谋生。"
老舍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老舍的女儿数学考试只考了60分,有点不高兴,但老舍安慰女儿说:“60分也很高啊!你比爸爸好。小时候数学不及格!”当女儿问老舍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时,老舍回答:“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就呆在家里,我教你英语。
5、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立下家训,就是“每顿饭都吃,就会想念农夫”,也就是说,每顿饭都不要忘记农夫的辛苦。李世民作为一代帝王,从不奢侈浪费,虚心待人,虚心听取意见,广纳贤才,成为一代贤明之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