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车保险数据

2020年和2021年新车数量数据

2020年和2021年新能源汽车数量数据

2018年和2019年新车数量数据

2021年1月,国内乘用车投保237.62万辆,同比增长21.49%。1月乘用车市场开门红!

前20大汽车公司

八个中国品牌、九个合资品牌和BBA(奔驰、宝马和奥迪)入围。

上海保险前20家车企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长安乘用车、上汽通用别克、哈弗汽车、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比亚迪、SAIC荣威、奇瑞汽车、广汽乘用车。

前两名依然是南北大众,第三名是东风日产。第四、七名中,吉利、哈弗、长安汽车强势入围,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入围14强,北京奔驰排名第十,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分别排名第十二、十三。

在第15-20期榜单的品牌中,广汽乘用车第二梯队的五菱、比亚迪、SAIC荣威、中华品牌入围。排名前15-20的车企和前10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例如,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SAIC的复兴和海外战略。

前20名车企各有特色,凭借多年的积累在2021年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我们综合分析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市场排名前20的轿车、SUV、MPV、新能源车的保险号,更直观的反映数据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BBA(奔驰、宝马、奥迪)依然表现强劲,但与此同时,隐忧逐渐显现。

奢侈品牌的保险数量稳步增长。

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部分乘用车的销售,但加速了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从数据上看,BBA的保险数量不降反升。1月份,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上牌量分别为7.42万辆、7.37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85%、53.1%和16.53%。

由于2020年春节在1月,而今年春节在2月,BBA同比两位数的增长更不能说明问题。通过对2019年1月数据的梳理,可以充分说明2019年1月与今年相同,2月庆祝春节,因此BBA在疫情影响下全月的销售表现较为明显。

从轿车、SUV、MPV的投保数量来看,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E级、奥迪A6L、奔驰c级、奔驰GLC、奥迪Q5L、宝马X3的投保数量均超过1.3万辆。在保号开门红的同时,加速其产品的变化、产品的优惠力度、服务的提升都是消费者更加理性选择的原因。

新能源市场仍然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的“短板”。

在消费升级下的汽车市场,传统燃油市场的BBA虽然增长喜人,但隐忧也逐渐显现。在新能源市场,BBA有所布局,但从目前的销量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在榜单中,我们李瑟娥ONE、小鹏P7、蔚来EC6等价格超过20万元的新动力品牌,却没有豪华品牌车型入围,还有北京奔驰EQC、北京奔驰EC6。

奔驰新能源EQ系列的EQA、奥迪国产e-tron、宝马iX将于今年与国内消费者见面,国内销量持续攀升的奔驰E级将迎来插电式混动版本。这些热门车型推出后,相信会改变BBA在新能源市场的“窘境”。但在新能源市场,不同于传统的燃油“奢侈品市场”,服务价格和产品力仍然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

轿车、SUV、MPV、新能源市场亮点

1月份车市以合资品牌为主,5款豪华品牌车型入围前20。

数据显示,1月份销量前20的车分别是朗逸、英朗、宝来、速腾、轩逸经典、轩逸、洪光MINI EV、卡罗拉、逸动、宝马3系、迈腾、奥迪A4L、奔驰E级、雅阁、桑塔纳、奥迪A6L、凯美瑞、奔驰c级、思域、君威。

洪光MINI EV和逸动位列榜单前十名,它们主要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产品。前十榜单中,朗逸、宝来、卡罗拉、速腾、英朗、轩逸等几款主流合资车入围,而11-20榜单中,合资品牌中级车和豪华品牌是主要市场,奥迪A4L、奔驰E级、奥迪A6L等。

中国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展开了激烈的SUV市场竞争。

2021年1月SUV车型前20名分别是哈弗H6、长安CS75 PLUS、东风本田CR-V、哈弗M6(含中期改款的M6 PLUS)、吉利约伯、上汽大众途观L、东风本田XR-V、东风日产逍客、琦君、北京奔驰GLC、长安CS55 PLUS、奥迪Q5L。

与轿车市场不同的是,在SUV市场,中国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已经过了“价格战”时期,产品逐渐成为中国品牌的“座右铭”。比如大家熟悉的中国品牌哈弗全新H6、长安CS75 PLUS、CS55 PLUS、吉利博越都是认可度很高的产品。

SUV市场看点二:合资紧凑型SUV热度居高不下,在中国市场多年的本田CR-V、途观、琦君、RAV4保有量均超过1.4万辆。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SUV进入前20大投保车辆,包括北京奔驰GLC、奥迪Q5L和宝马X3,1月份的投保车辆超过13500辆。

13款中国品牌车型,4款合资品牌车型,2款豪华品牌车型,1款进口车型。

1月份MPV排名前20的车型分别是五菱洪光、别克GL8 ES陆尊、五菱凯捷、宝骏730、传祺M8、奥德赛锐界混动、爱丽神锐界混动、传祺M6、五菱洪光PLUS、菱智、新宝骏RM-:

在MPV整车市场,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家用MPV数量逐渐增加,而以五菱洪光和宝骏730为主要产品的MPV数量呈断崖式下降。以别克GL8 ES陆尊为主的合资商务MPV上保险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在中国品牌MPV市场,传祺GM8、传祺GM6、吉利佳吉、比亚迪宋MAX、SAIC大通MAXUS G50等乘用车MPV的风险数量大幅增加。在进口和合资品牌混动车型中,也是消费者高度关注的细分市场之一。入围的MPV车型有爱丽神锐混动和奥德赛锐。

新能源保险20强榜单——7款纯电动汽车,13款混合动力汽车。

可以说,新能源市场被视为一个“即将爆发的小宇宙”。有了资本市场的“实力”,新能源市场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有了很多非传统品牌的车企,造车新势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月份新能源保险车前20名分别是MINI EV、型号3、比亚迪韩EV、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欧拉黑猫、李ONE、亚洲龙双擎、奥德赛锐界混动、爱丽神锐界混动、本田CR-V锐界混动、小蚁、雷克萨斯ES、P: 00。

七款纯电动汽车中,洪光MINI EV、比亚迪Han EV、Ola黑猫、小蚁、爱安S来自传统车企,特斯拉车型3、、小鹏P7、蔚来EC6来自新型造车企业,这三款车型价格均高于20万元。

新能源市场还是合资品牌混动车型,市场认可。我们熟悉的燃油版卡罗拉、雷凌、亚洲龙、奥德赛、爱丽舍、RAV4房融、郝颖、雅阁、威兰达等车型都在榜单前20名,基于燃油版打造的混动版也是认可度很高。另外,在这些混动车型中,李ONE是新势力中的一个独特品牌,也是区别于蔚来、威马等品牌的。它理想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综合续航里程700公里,1月份保额达到4972辆。

全国31个省市参保人数

1月份乘用车投保236.42万辆。

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31个省市投保车辆236.42万辆,较上月(269.7万辆)下降9%,较去年同期(194.6万辆)增长21.49%。编辑整理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和今年1月的保险号。同比对比由于去年1月是春节,意义不大,但2019年1月和今年一样。春节在2月,2019年中国没有疫情。乘用车市场比较正常。相比较而言,乘用车市场仍有15%左右的跌幅。

一线城市是合资企业和豪华品牌的主要市场。

毋庸置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是奢侈品牌的主要市场,尤其是北京,奢侈品牌占据半壁江山。1月份,北京的保险车辆数量为49112辆,前20名的车辆中大多数是BBA的豪华品牌,合资中型车,SUV和新能源汽车。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韩EV月首次超越Model 3,成为保有量最高的新能源车。

相比北京,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更高,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也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的销量,这也是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的保额持续增加的原因之一。2019年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是荣威、别克、蔚来、威马、比亚迪,2020年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是特斯拉、蔚来、荣威、比亚迪、小鹏。

荣威一直是上海市场新能源牌照数量最多的车企。随着特斯拉的进入,保险数据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效应也带动了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接受度。数据方面,2019年上海新能源保险保有量为24570辆,上海造车新势力为7329辆。2020年上海造车新势力已增至45835人。

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国内乘用车保险数量开了个好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天气转暖,今年乘用车市场会比去年更热。

需要细分各省市各品牌汽车的保险和上牌数据。欢迎联系V: qcscyj(汽车市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