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的强制实施和市场的国际化,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将预测和控制变化的设备和系统周围的电磁环境,帮助制定各种电气法规,协调电磁环境和合理应用电磁能量。
电磁环境和电磁环境效应
电磁环境是指给定空间内存在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往往构成电磁环境的各种电磁危害非常复杂,既有雷电、静电等自然电磁危害,也有雷达、通信、广播、电子对抗等射频源,还有定向脉冲炸弹等人为电磁危害。所有或其中一个危险源对设备或生物体的影响称为电磁环境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E3问题。
14电磁环境效应
包括静电放电(ESD)、电磁兼容性(EMC)、电磁敏感度(EMb)、电磁辐射危害、雷电效应、电子对抗(ECM)、干扰/阻断、电磁干扰(EMI)、电磁脆弱性(EMV)、电磁脉冲(EMP)、射频能量威胁和电子战(EW)。
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不断应用导致了电磁环境的复杂化。并发症主要体现在军用和民用电磁使用活动增加;交战双方对电磁频谱的依赖,使得双方更多地使用干扰和抗干扰设备和技术手段,争夺电磁权的控制权;电磁频谱带增加了,几乎覆盖了整个电磁频谱带等等。除了这些人工电磁活动,还有自然电磁活动,主要包括太阳系和星际电磁辐射、地球和大气电磁场闪电及其电磁脉冲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电磁环境,其中人为故意干扰造成的电磁环境是主要部分,也是信息化条件下对作战影响最大的部分。
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战场空间内,由多种密集分布、数量众多、复杂动态的电磁信号在时域、频域、能量域和空域叠加而成的战场电磁环境。它影响装备、燃料和人员,严重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显著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应用和效能。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战的阶段,也是信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
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
1、时间突然多变。
2、频率拥塞重叠
3、高能量分布
4、方向纵横交错。
随着机械化作战向信息化作战的转变,有必要深入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问题。毕竟未来信息化战场,已经发展到从制空权3354到信息控制权3354的争夺电磁控制权的过程。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评估系统
针对当前信息化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和影响,Nat Communication根据多年大功率功放和大型测试系统的研发经验,开发了基于不同类型功放的复杂电磁环境效果评估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评估系统具有领先、要求高、应用广的技术特点。它的快速构建、高效运行和丰富功能是复杂电磁干扰测试的基础。它旨在满足各种设备的测试要求
在电场辐射敏感度测试中,Nat通信公司的NTWPA-XXXX系列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辐射灵敏度测试系统提供了符合GJB 151B (MIL-STD-461F)的200 V/m功率放大器,可以替代国外知名品牌的功率放大器。
《军工电磁兼容性的应用》( GJB8848)
相比设备级GJB 151B灵敏度测试的场强要求,系统级GJB 8848射频灵敏度、军械危害、安全裕度、频谱兼容性等测试的频段更宽、场强更高、系统建设难度更大。
根据系统级测试对27460V/M场强的要求,耐特通信作为国内专业的功放厂商,率先研发出了能够达标的高辐射场强测试系统。
WPA-XXXX、NTWPA-XXXX和NTTWPPA-XXXX系列宽带连续波和脉冲波功率放大器满足MIL-STD-464 c/GJB 1389 a-2005/GJB 848-2016(10 kHz ~ 45 GHz,27,460 V/2016)全系统级27,460 V/m场强要求
目前,耐特通信已成功交付首批4kHz-40GHz 200V/m设备级EMC现场移动实验室;以及首批1GHz-4GHz 20000V/m系统级E3移动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