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用途和数量,反映了整个国家政策和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从预算的范围来看,主要分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

1、运营预算

经营预算又称日常经营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各类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和采购预算、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经营管理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是相互联系的,包括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和时间量指标。

2、资本预算

资金预算又称专项决策预算,可以直接反映决策的结果,实际上是对所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例如,资本投资预算是长期投资计划的反映,是规划投资所需资金并控制其支出的预算,主要包括与投资有关的现金支付进度和数量计划,综合表现为各投资年度的现金收支预测表。

3、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作为预算体系中的最后一环,一般能从价值方面反映经营期间资本预算和业务预算的成果,也称为总预算,其他预算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项预算。财务预算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1)现金预算。现金预算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溢缺和资金筹集与利用。有余额现金预算的编制是以各种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反映各预算期的收入和支出。其目的是在资金不足时筹集资金,在资金富余时及时处理现金余额,从而发挥现金管理的作用。

(2)利润表预算。在各种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相应的利润表预算。损益表预算的内容和格式与实际损益表相同,只是数据是面向预算的。通过编制利润表预算,可以了解企业的预期利润水平,有助于管理层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3)资产负债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以当期期初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根据各种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利润表预算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与实际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相同,只是数据反映了期末的预期财务状况。

从预算编制的主体来看,主要分为部门预算和总预算。

1、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以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部门、单位和其他职能部门为基础,或者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别,即全面预算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编制的预算。

预算总额

总预算是指汇总各部门预算形成的企业整体预算,通常由财务预算组成,包括预期资产负债表、预期利润表等。

从预算覆盖的时间范围来看,主要分为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

1、短期预算

短期预算主要是指预算期在一年以内的预算,也称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制度往往是从前一年开始。公司要对各种待售产品的产量、价格、相应的成本和需要筹集的资金做出详细的计划,并将这些计划以预算的形式作为各责任中心的经营目标来执行。在制定短期预算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来年的相关要素进行预期,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短期预算可以分成几部分

长期预算是指预算期在一年以上的预算,是指投资和经营超过一年的预算。从长期预算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来看,它是公司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战略计划主要解决选择企业总体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式的问题,不仅涉及进入哪个市场和生产哪些产品的问题,还涉及采用什么样的价格和数量组合以及如何安排研发、资本支出和财务结构以支持公司目标的实现的问题。一般来说,长期预算主要包括业务扩张所需的R&D预算、融资预算和资本投资预算。

与短期预算相比,长期预算不仅在编制长度上不同,而且在内容和细节上也不同。在短期预算中,关键的预算假设是对数量和价格的预测,组织中的每个部门都必须接受这些关键假设,这些假设一般都比较详细,可以作为日常运作的控制标准;在长期预算中,关键预算假设主要涉及进入哪个市场和获取哪种技术的问题。是对未来公司的整体财务规划,所以不需要特别详细。通常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的编制可以合并为一个流程,长期预算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与年度预算滚动结合。

从预算的特点来看,可以分为未来状态预算、责任预算和措施预算。

1、未来国家预算

未来状态预算是指公司在预算期末的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预算,包括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利润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未来状态:预算是对财务报表的预测,它表明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公司在预算结束时将得到什么样的财务报表。一般来说,财务报表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为基础,在既定假设前提下,对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结果的综合。

2、责任预算

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指标为对象的预算。为了有效地发挥控制作用,预算必须将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具体责任主体联系起来,否则预算目标的实施很可能会失败。因此,有必要将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分解为它们的可控科目,形成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分解。在指标分解过程中,要按照组织的层级进行纵向分解,按照组织的部门及其管理权限进行横向分解,保证事权、财权和预算责任的一致性。在各责任单位内部,应根据所负责的不同预算项目编制预算,在组织层面汇总各责任主体的项目预算,即收回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

3、措施预算

措施预算又称保障预算,是为实现上述预算目标而规定的具体措施,包括完成预算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这一措施的可行性。实际上,措施预算是将预算指标与责任主体的日常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只有通过措施预算才能实现上述预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