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们之间的年龄差;二、形式上的差异;三、音域、音色、表现力的差异;四、乐谱差异。古琴和古筝都属于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时那种说不出的、说不尽的情感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一、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
1、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根据证据,它至少建于3000年前。古琴是孔子时期流行的乐器。
2、古筝又称“秦征”,流行于战国时期。
二、形式上的差异
1、古琴琴身由琴面和底板组成,琴面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用绒绳系住,系在鹅足(弦轴)上,属于弹拨乐的“无马乐器”。
2、古琴以桐木、楸木为材料,造型颇有寓意。琴身总长3英尺6英寸5分钟(相当于1225毫米),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为拱形,代表天空,琴底为平面,代表大地,从而印证了“天圆地方圆”的说法。
三、音域、音色、表现力的差异
1、古琴只有七弦,但一弦多音,音域宽达四个八度以上。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符”,可以弹奏许多泛音和琴键。音色含蓄深沉,古朴典雅,表现力内涵丰富,异常丰富,故被古代文人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
2、古筝基本上是1-2个音的弦。同弦动弦马(柱)可调为音高,音域广,音量大,音色纯正优美,悠扬悠扬,传神传神。
四、乐谱差异
1、古琴有自己的乐谱。古代用“字记法”,唐朝以后用“减法记法”。减法谱据说是唐代曹柔简化缩写的。减法谱的每一块都是由汉字的笔画减少而成的合成词。这种谱主要记忆指法动作和和弦顺序、徽位,不记忆音高和节奏,属于指法谱。
2、古代古筝习惯用“宫池记谱法”,现在用“简谱”和“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