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诗的意思是:汤芳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是因为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隐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发展的,需要积累。就像水的源头一样,只有在生活的学习中不断学习、应用、探索,才能让自己永远保持先进和活力。
1、朱(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闽派代表人物,世名朱。人物性格阴郁。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学过五夫,教过武夷、云谷、盖房、教过孝亭,葬于唐史。他广注经典,对经学、史学、文学、音乐乃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著作。
2、这首诗利用了淡水被注入池塘的现象,比喻我们必须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和进步。
3、清元二年(1196年),朱与他的师傅、财神、黄忠一起,来到浮山(今黎川县平摄乡竹山村)双林寺边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返于程楠和南丰之间。在,他应李元吉、邓之邀,撰写了《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对建昌有才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