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孙中山的后代包括长子孙克、长女孙缇、次女孙婉。孙子:孙治平和孙志强。孙女:孙穗英(生于1922年)。孙女:孙穗华(1925年出生)。孙女:孙穗芳(生于1935年)。孙女:孙穗芬(1938-2011年1月29日)。在第二代中,只有长子孙克在父亲的光环下,在南京国民政府中身居要职。

晚年曾任台湾省“总统府资政”、“考试院长”。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象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受广东人斗争传统的影响,青少年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宣称洪秀全第二。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中华同盟会成立。1911年10月10日(宣彤三年),新军中的革命派秘密联络,决定当晚起义。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为1912年1月1日,——年4月1日)。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按照遗愿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下令全国尊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写《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作品在他去世后多次被收藏出版,包括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11卷《孙中山全集》,台北出版的《国父全集》 1969、1973、1985。为了改造中国,孙中山用了一生的时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实而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