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为指导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射阳县抓住广大农村群众这一学法群体,扎实开展民法典村居和美行动,进一步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
【重点宣传内容】
一是充实法治书屋,打造学习阵地全县域。全县238个村居都配备了农家书屋,并专设了法治图书角,充分发挥其功用,为群众学法提供便利.县法宣办每年订购配发法治书籍,及时对法治图书角进行更新换代,安排专人管理,对法治图书种类、数目、借阅情况进行登记,方便群众查阅、借阅。县法宣办为全县238个村居购置了包括《民法典》、《宪法》、《人民调解法》、《土地管理法》、《禁毒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15种1万余本,既是对法治书屋的充实,也为群众送去了丰盛的法治年货。
二是利用法润民生群,打造宣传阵地微矩阵。充分发挥238个法润民生群作用,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由镇区司法所牵头,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民法典专题解读,238个法润民生群坚持每日一更,发布推送民法典“抖”来学、每日一“典”、漫画版民法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热门视频、案例剖析、释法漫画;二是24小时在线接受群众咨询,做群众“贴身不走”的民法典解答员;三是分析研判群众较为关心的民法典知识与问题,及时调整信息推送内容。
三是升级法治阵地,打造宣传载体多维度。对238个村居法治宣传阵地进行一次全面更新,建成各具特色的民法典学习苑、民法典长廊、民法典墙体,通过设置法治站牌、标语插牌、墙体宣传板、墙体绘画等,使民法典元素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同时,依托各类法治宣传阵地开展集中设台咨询、法治文艺演出、法治微视频播放等活动,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活动特点和效果】
射阳县采用自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的精准普法方式,依托小书屋、小舞台、小平台、小网格宣传学习民法典,收获了书声、掌声、笑声、赞声四声合奏的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小书屋读法典,群众学法书声朗朗。全县238个村居法治图书角上新《民法典》后,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咨询、借阅,尤其是一些留守老人,经常来书屋读民法典,学习法律知识来充实休闲时间,87岁的束兰英老人更是被称为全县最年长的民法典宣传员。2021年开年以来,已有2000多人次借阅,《民法典》借助书屋,迅速飞入普通百姓家。
小舞台演法典,法治文艺掌声阵阵。法治文艺巡演一直是射阳法治宣传的品牌项目,艺术团、快板队等每年都会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宣传需要创作脍炙人口的作品。民法典通过后,精品佳作频出,既有与时代接轨的动漫作品《鹤小司解读民法典》,又有接地气的土味快板《百姓喜赞民法典》、方言小剧《冷静期的温暖》等,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法治熏陶。而常态化的文艺巡演依托的载体——法治舞台,则是为法治电影、法治书画展、法治文艺演出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成为群众心中学法“打卡地”。
小平台说法典,议事广场笑声连连。海河镇烈士村“有事好商量”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广泛收集村民反映的急、难、热点问题,引导村民参与讨论村内事务,并常态化通过议事广场户外讨论形式,实现村民自治公开化。“我们设置这个平台不仅是将居民群众培育成村居的主人,一同参与到村居的管理中去,同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他们尚法学法,真正实现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烈士村书记万亚洲介绍说。“民法典通过后,我们还借助这个平台,每次学习一个典型案例,都是邀请普法志愿者来讲,讲得生动有趣,老百姓听得高兴,学得也认真。”
小网格宣法典,普法队伍赞声纷纷。为了实现民法典网格宣传全覆盖,全县4246名网格员奔赴田间地头,拉家常、聊家事,把民法典宣传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群众事,无小事。群众只要有需求,网格员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既解决了群众所想所急,也宣传了民法典知识,深受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