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蔓延,增强人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群众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2020年9月19日,江东分局积极响应市局号召,在河源理工学校主会场及三镇(街)分会场同时举行“万人千场”反诈骗主题宣传日活动。
活动以折页、展板、宣传片为载体,围绕最常见的六大诈骗类型,对21类诈骗手段展开了详细宣讲。在河源理工学校,民警向广大师生发放了精心设计制作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防范技巧》折页,并结合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特点、常见类型等向在校师生进行了详细剖析和解读;在城东街道碧桂园小区、临江镇、古竹镇街道,民警架起宣传棚进行户外展示,向广大居民发放相关反诈宣传品,讲解反诈知识。为使反诈宣传工作触角延伸到新区每一个角落,市公安局江东分局政委游国雄率队带领民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耐心叮嘱每一位过路群众不要轻信网络兼职、刷单返现等常见诈骗手段。同时,载有LED屏幕的宣传车播放着反诈宣传片,驶过辖区的大街小巷,全面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普及防范知识,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反诈宣传工作。
此次全民反诈“万人千场“宣传活动共设置四个点,主会场设在河源理工学校,城东街道、临江镇、古竹镇分设3个分会点。河源市公安局江东分局、江东新区行政综合执法局、河源理工学校、河源卫校、临江镇、古竹镇等部门人员、志愿者、在校师生、市民群众等六千余人参加了活动。
【重点宣传内容】
(一)仿冒身份类型欺诈
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一是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二是冒充亲友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三是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冒充教育、民政、残联等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指令其在取款机上将钱转走;四是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五是伪造身份诈骗:犯罪分子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六是“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冒充熟人身份,向受害人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二)购物类型欺诈
通过以各种虚假优惠信息、客服退款、虚假网店实施欺诈。一是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二是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在事主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三是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签收但看不清信息,需事主提供。随后送“货”上门,事主签收后,再打电话称其已签收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将找麻烦。
(三)利诱类型欺诈
以各种诱惑性的中奖信息、奖励、高额薪资吸引用户进行诈骗。一是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投递发送,后以需交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二是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诱使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三是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四是重金求子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人上当,之后以缴纳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四)虚构险情类型欺诈
通过捏造各种意外不测、让用户惊吓不安的消息实施欺诈。一是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便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二是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不知所措,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三是捏造淫秽图片勒索诈骗: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账号邮寄给受害人进行威胁恐吓,勒索钱财。
(五)钓鱼、木马病毒类型欺诈
通过伪装成银行、电子商务等网站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隐私的骗局。一是伪基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二是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六)其他新型违法类型欺诈
一是提供考题诈骗: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二是盗用账号、刷信誉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社交平台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三是公共场所山寨WiFi:犯罪分子设置与山寨信号,这类信号就是一些盗号者在公共场合放出的钓鱼免费WiFi,当连接上这些免费网络后,通过流量数据的传输,黑客就能轻松将手机里的照片、电话号码、各种密码盗取,对机主进行敲诈勒索。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宣传方式多样。采取入户走访、定点宣传、户外展示、LED播放等活动方式,通过广“贴”、善“讲”、多“联”,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开展了反诈宣传工作。
二是宣传内容丰富。注重精炼度,紧跟信息化时代阅读特点,围绕最常见的六大诈骗类型,对21类诈骗手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形式让群众入脑入心;注重趣味性,通过与校园师生、社区群众进行互动,全面揭露诈骗手法,增强防骗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增强了防范诈骗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群众更易接受和吸收。
三是宣传对象精准。针对受害群体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较差等特征,重点对中老年人、农民工、家庭妇女、在校学生等高危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此次《全民反诈“万人千场”》宣传活动全面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普及了防范常识,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有力打击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