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长期以来,哈尔滨市香坊区司法局始终秉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早在“三五”普法期间就开展了“法律进军营”活动,至今已开展了20余年。“七五”普法以来,香坊区司法局以保障国防利益和维护军人军属权益为落脚点,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整合驻区部队数量多和法律服务资源丰富的特色优势,创新方式,深入驻区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军营”活动,特别是2019年以来不断延伸“法律进军营”活动的触角,深入到驻区部队驻扎在黑龙江省边防的基层连队开展“法律服务进军营,共筑法治强军梦”主题普法活动,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切实协调解决驻区官兵及家属工作生活中的涉法问题,积极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在驻区部队范围内实现了法治宣传“零距离”、依法维权“无障碍”和法律服务“全覆盖”。
在哈尔滨市各区县中,香坊区的驻军部队数量最多,这是香坊区的特色,也是香坊区的资源优势。当前,部队和官兵以及官兵家属涉及法律问题明显增多。特别是近年来,军事设施保护、官兵婚姻家庭、军人优待抚恤等涉军维权问题时有发生,牵扯部队精力,影响官兵思想稳定。开展好“法律进军营”活动对于保障官兵合法权益,加强部队建设,加快依法治区工作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提高广大官兵的法律素质,是普法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普法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宣传内容】
(一)发挥法治宣传职能优势,提高部队官兵的法律素质
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是拓宽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载体,是法律拥军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香坊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道突出亮点。
一是纳入普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在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时,将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有关涉军法律法规作为日常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做出具体安排,提出明确要求,用普法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保证涉军法律法规宣传的落实。并结合部队各阶段工作特点,把普法宣传、法治教育融入到部队的征兵工作、复转工作、政治教育和各项战备训练计划中,通过宣传提高部队官兵的法治观念。
二是把握时间节点,深入军营进行宣传。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到驻区部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进军营”活动,与驻区部队签订军地协作协议、赠送法律书籍、深入连队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案例宣传展板、法治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活动,受到官兵们的欢迎和好评。在元旦、春节及其它传统节日期间,针对官兵思乡之情,通过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做好官兵的思想稳定工作。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期间,组织法律工作者配合部队做好复员军人安置政策、严守部队秘密、履行军人职责使命等教育。在每年征兵期间,各街(镇)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宣传,举办征兵法治讲座,推动征兵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军地互动,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组织驻区部队官兵1000余人次参观哈尔滨警示教育基地,并多次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和街(镇)干部到驻区部队开展革命英雄主义和遵纪守法教育,实现军地相互促进。
(二)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法律进军营”工作实现常态化
多年来,香坊区一直延续和发扬着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在“法律进军营”工作中,香坊区从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入手,推动法律拥军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一是健全完善三级涉军维权组织网络。在区政府成立涉军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武装部、司法局、政府办、民政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的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驻区部队的主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涉军维权工作。在区武装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分别成立涉军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待军人军属法律咨询,办理涉军案件。在全区117个社区居委会成立涉军维权工作部,负责涉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基础工作。三级涉军维权组织网络的建立,实现了全区涉军维权工作全覆盖。
二是健全完善涉军维权规章制度。制定出台《香坊区军人军属维权工作实施细则》,对军人军属维权的条件、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范围、形式以及申请人的权利、义务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健全完善《香坊区人民政府涉军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香坊区人民政府涉军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香坊区人民武装部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为涉军维权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完善军地对接机制。要求各街(镇)、各律师事务所与驻区部队进行对接,建立长期的合作共建关系,统一制作“法律进军营”活动协议书,明确军地双方职责。全区24个街(镇)司法所、区属58个律师事务所与驻区多个部队实现对接,签订协议书,按照部队需求法律工作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是建立完善人才资源保障机制。香坊区整合全区各方面法治力量,组建三支“法律进军营”人才队伍,满足部队官兵的法律需求,即由区属58家律师事务所300余名专业律师组建的律师队伍,深入一线基层部队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由全区19家法律服务所70余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的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与街(镇)司法所一起和对接部队开展共建活动;由香坊区内的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的1000余名法律专业大学生组建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部队官兵喜闻乐见的送法进军营活动。
(三)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及时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香坊区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官兵,广泛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把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的窗口设到军营。“七五”普法期间,共接待官兵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12件。
一是发放军人军属“维权”联系卡。为进一步做好涉军维权工作,香坊区法律援助中心设计制作了军人军属“维权”联系卡,公布区法援中心和区属各律师事务所的联系电话。维权联系卡在部队机关发放到科室,连队发放到班。全区共累计发放军人军属“维权”联系卡5000余张,保证了军队维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热情服务,依法维权,扎实开展涉军法律援助工作。香坊区对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优质服务,并努力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2017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应武警黑龙江省森林总队黑河市支队来函申请,为战士孙某家属关于在交通肇事受伤索赔提供法律援助一事办理了快速审核手续,从香坊司法局接到部队请求法律援助函、审核通过、下达指派通知,到东禹律师事务所指派承办律师接洽,再到律师了解案情、准备诉状、完成立案仅用了两天的时间,经律师全程维权,2018年8月该案下达判决书,孙某维权成功。
三是围绕官兵和军属涉及的纠纷开展排查调解工作。各街(镇)在矛盾纠纷排查过程中,对涉及到官兵和军属的纠纷,和对接驻区部队及时联系沟通,共同制定调处方案,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香坊区的法律拥军工作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近年来,全区组织“法律进军营”100多场次,举办法治文艺演出10余场,赠送法律书籍5000多册、宣传单10000多张,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为新时期双拥工作探索了新的路径。
【活动特点和效果】
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军营,有助于及时解决部队在管理和发展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有效回避部队在基础建设、经济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风险,为部队排除涉法问题干扰,确保部队能够集中精力抓军事,以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新成效满足部队建设需要,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解除官兵后顾之忧,为加快推进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也有利于部队依法管理,提高战斗力;更有利于树立依法治军理念,为履行神圣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在军营普及法律知识,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必将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