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春节将至,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劳资纠纷处于多发高发期,黔南州法律援助中心紧抓农民工维权工作不放松,“三项举措”合力筑牢农民工维权保护网,确保农民工过个舒心年。
【重点宣传内容】
(一)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全州12县(市)司法局积极组织司法局行政干警、法律援助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村(居)等农民工集中活动的地方,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法治意识。州司法局还组织法律援助律师深入农民工集居的各大建筑工地及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现场咨询活动,接受农民工现场法律咨询,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春节前夕,我州法律援助机构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接受农民工咨询各种法律问题2000人次。
(二)开通绿色通道。全州各县(市)法律援助中心努力提高法律援助在农民工群体中的知晓率,增强农民工在讨薪等方面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同时,为农民工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优先指派,并进一步压缩受案时间,落实“一站式”便民措施,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做到及时受理,立即指派。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无需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做到简化程序、即时受理、即时指派、快速办理、限时办结。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全州共办理涉及农民工工资法律援助案件235件,涉案金额179.87万元,受援人数244人。
(三)多层次维权。全州各法律援助中心在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咨询、受理窗口,推进“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保证农民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加强与法院、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努力实现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快立案、快受理、快起诉、快结案”工作目标。各县(市)司法局加强与劳动、建设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利用行政执法手段解决农民工劳动报酬拖欠问题,各县(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劳动争议仲裁院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涉及工伤认定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法律援助工作,实现法律援助与劳动仲裁间的无缝对接。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针对性强。针对农民工春节返乡,劳资纠纷处于高发期,组织法律援助律师深入农民工集居的各大建筑工地及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现场咨询活动,接受农民工现场法律咨询,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现场咨询活动中,增强农民工在讨薪等方面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为农民工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优先指派,同时进一步压缩受案时间,落实“一站式”便民措施。
三是有力推动了“七五”普法工作实践。通过组织法律援助律师深入农民工集居的各大建筑工地及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现场咨询活动,接受农民工现场法律咨询,使广大农民工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法律知识,从而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