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进一步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促进全县中小学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2018年4月26日,平山县司法局、平山县普法办、平山县教育局、平山县音协在平山古月中学联合举办了平山县法治专题原创作品音乐会。同时,该活动得到了西柏坡纪念馆的友情支持。
作为全省首场法治专题原创作品音乐会,该活动主题是“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经过五个单位的共同努力,确定了与学校师生相关的十多个法律法规,邀请河北、上海、湖南、湖北、四川、新疆等省市优秀词作者进行创作。为确保音乐会的风格一致,整体和谐,整场音乐会作品由曾经在2016年石家庄市平安家庭普法原创文艺作品大赛中,以《普法之歌》勇夺二等奖的平山古月中学老师许宝栋统一谱曲。
音乐会期间,不但古月中学在省市得过奖的老师带头演出,还安排音乐专业的音乐骨干学生积极参演。平山县音协的三名老师,经过县普法办逐一向各单位领导请假,参加了音乐会演出。为提升音乐会质量,增强音乐会的感染力,县普法办还特别邀请了西柏坡纪念馆三名五星讲解员吕静、许曼、李红杰进行演唱,赢得了音乐会观众的强烈共鸣。《工人日报》、手机新浪网、河北省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法工作简报》、河北省司法厅网站、石家庄市司法局网站、平山县政府网站等媒体进行了刊发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重点宣传内容】
(一)普法宣传的背景和意义。《普法之歌》在2016年石家庄市平安家庭普法原创文艺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荣获2018年河北省精品普法剧比赛歌曲类三等奖。我国实施普法规划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普法从简单的普及法律常识,到实施精准普法,一步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法之歌》作为一首接地气、节奏欢快的法治歌曲,很快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在河北省普法新媒体矩阵群中,得到邢台、张家口、秦皇岛、邯郸等地普法工作者的肯定和好评,并作为法治教育宣传活动的背景音乐。2018年,又被井陉、鹿泉等地作为法治文艺活动的主要演出节目。也因此,这首《普法之歌》作为音乐会的开场曲,由曲作者许宝栋老师倾情演唱,得到观众如雷掌声。充分说明,普法用音乐的方式,可以打破身份距离感,增强了受众学法的主动性。
(二)宪法修正案宣传,让弘扬宪法精神的神圣使命升华为自豪感和荣誉感。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音乐会的组织者,县普法办与县音协进行了多次深度沟通,并向河北省司法厅法宣传处、石家庄市普法办领导请示,如何用音乐的形式,让宪法修正案深入到广大群众心中。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决定从宪法宣誓入手,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誓词共70个字,2018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对宪法宣誓制度相关规定作出适当修改,修改后的誓词为75个字。县音协邀请著名词作家、蹦哒音乐网词曲评论副总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河源市音协会员范修奎创作出《我宣誓我奉献》。西柏坡纪念馆五星讲解员吕静演唱出第一句后,观众就被磅礴大气、雄壮有力的歌词和音乐旋律所惊叹,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让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的神圣使命得到升华,增强了法治宣传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16首法治歌曲的歌词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内容。譬如《习主席派我下乡来》《法治情》《我们走在普法路上》《送法上门》《国家安全法宣传歌》《农民工的好亲戚》《遵纪守法好少年》等等,分别在宣传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则和法治建设等方面用音乐进行完美诠释。特别是《习主席派我下乡来》,这首歌紧紧抓住党中央关于扶贫政策这项重点工作,展现了扶贫干部扎根老区,一心为老区群众谋划脱贫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老区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浓烈的爱戴之情和扶贫政策的无限感激之情。故尔,这首歌对整场音乐会而言,既有政治站位,又贴近群众,符合当前宣传主旋律。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法治主题鲜明。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主题鲜明是最主要的。“法治专题”四个字在会标中的出现,让参加活动者一目了然。对于平山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法治平山建设的配合和支持,自然而然就心中有数,在行动中会知道时时处处围绕“法治”这个主题增砖添瓦,付出努力和心血。
二是互动性强。音乐是没界限的艺术。不管参加活动的是学校老师,学生,还是机关干部、讲解员,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在法治好声音唱响整个演出会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激动的,每个人的心都被演唱者带动起来,打节拍、鼓掌,或群情振奋,或深情流动。台上台下,眼神、表情,都在一个音乐的世界里交流互动。法治的元素和因子成功的植入了观众的心中。
三是促进了“法律进校园”活动。音乐会举办的同时,还进行了全程录像,通过刻制光盘,把法治歌曲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发放,让其它学校的师生通过音乐课学唱、举办法治歌曲比赛等,使一次活动达到多次活动的效果,既活跃了法治宣传的气氛,又丰富学校的音乐课内容。达到了“一首好的歌曲,可以传唱几十年。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的效果。
四是创新了法治宣传形式。以往的“法律进校园”活动,大都采用请教授、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授课,你讲我听的大课形式,虽然中间会增加一些案例,甚至近两年增加一些小短片、小视频等,吸引师生的注意力。但还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宣传的预期效果有些打折扣。而采用音乐会的形式,对于普法工作者而言,是个创新,对于广大师生而言,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平山广大师生中得到了广泛提升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