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青岛市司法局把“述政策”融入服务企业行动中

青岛市委发起“学深圳、赶深圳”15个攻势以来,青岛市司法局结合开展“三述”活动,把“述政策”融入到践行服务企业的行动里,督促惠企政策落实落地。2020年3月21日,法制日报在头版报道了青岛市“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惠企”的做法。国家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企业青岛罗元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对政府的惠企政策并不是非常了解,造成一些惠企政策享受不到,律师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服务,让企业感到温暖。

【任务措施】

(一)正视落实短板,为优化营商环境“研政策”,实现惠企举措由“飘”到“落”

青岛市是改革开展的前沿,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多年来,为引商、安商、兴商、富商出台了大量惠企政策,成为地孵化、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青岛、驻在青岛、造富青岛。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地企业甚至是青岛市自己的企业仍然对

惠企政策不掌握或不完全掌握,以致政策未能收获期待之功。为破解法治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的惠企政策针对性不强、宣传不到位、申请程序繁琐、落实不透明等问题,聚焦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2019年7月我局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方式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的举措。法制日报以“国字号”创新为题做了报道。这项举措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律师事务所主动向企业免费进行政策解读、适用咨询,解决企业不熟悉、不掌握惠企政策的问题,帮助企业落实政策,把惠企政策兑现到企业里,清除政策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梗阻,不但打通惠企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跑赢惠企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政府的惠企政策转化为市场主体眼中的营商环境,助力青岛市打赢当下白热化的市场主体争夺战。

(二)健全体制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述政策”,实现惠企服务走“深”走“实”

优质的营商环境,一定是政府与市场主体关系良好的环境。即政府既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又当好“店小二”,读懂企业、读懂企业家,既要换位思考出政策、又要主动上门述政策,传递政府惠企意愿,表达政府惠企决心。

一是加强制度化安排。市司法局制定《关于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意见》和中介机构考核办法、通报政策办法、政策咨询流程、维权服务流程等9项制度,对开展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监督政策实施、参与政策制定等做出制度安排。

二是组建专业化团队。采购5家律所,组建起80人的惠企服务团队,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人员保障。从行政审批、金融税收、市场监管等领域,对惠企服务团队进行政策培训,让律师首先成为惠企政策上的“明白人”,同时成为惠企政策的“宣讲人、落实人”。组织惠企律所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向企业宣传解读政策300余场次,培训企业近20000余家,发放宣传材料20000余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局组织惠企服务团队汇编涉企政策实操解答、复工复产法律问题等40余篇,通过各种途径发到各个企业。

三是搭建服务性平台。建立由各政策实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召集和联络制度、搭建惠企信息交流平台、施行“企业-惠企服务团队-政策实施部门”快速联动机制,加强惠企政策信息沟通,遇到企业反映的单靠惠企法律服务中介机构不能答复或解决的问题,可与政策实施部门直接联系,提速解决问题。2月27日,又向惠企中介机构和政策实施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惠企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理顺企业反映问题的协同办理机制,提高惠企工作效率。

四是实行常态化对接。持续对接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工商联、市企业家联合会等机关、团体、企业,宣传惠企政策。主动对接40余家商会、协会及所属成员企业2000余家,变被动接受咨询为主动送法送政策上门。2月12日,我局发出《法务惠企:致广大企业家朋友的一封信》,再次扩大服务范围,为防疫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政策咨询、贸易纠纷防范等方面开展贴身服务。

(三)针对企业需求,为优化营商环境“落政策”,实现惠企服务又“精”又“准”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是好事,但好事要办好,不能靠泛泛推进,只能是点对点,要一锤锤的“钉钉子”,不能一排排的“打木桩”。这项举措之所以得到企业支持,就在于其精且准。

一是汇总惠企政策。会同各部门梳理汇总双创、财税、融资、人才等各领域惠企政策9000余项,将政府提供政策资源支持与律师提供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有机结合。

二是收集问题线索。在各律所和律师协会开通6部惠企咨询专线,并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媒体曝光台、法律援助热线建立联动机制,收集企业反映问题线索。先后解答政策和法律咨询1700余次,回应企业寻求帮助、投诉举报等线索700余项。

三是汇集服务需求。面向企业,组织惠企服务团队走访各领域企业1400余家,汇集影响营商环境的7类19项问题和法律、政策需求,明确惠企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面向部门,汇集政策制定需求,指派惠企服务团队参与《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意见》、《青岛市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咨询论证,从源头上保障惠企政策制定质量。四是突出解决问题。围绕企业反映问题,为企业直接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个,其中对筛选出的党政群机关履约专项清理工作中的21个历史遗留问题,已指派惠企服务团队跟踪解决14个。近期,青岛市司法局又组织力量走访了6个商会、协会,分别召开惠企团队和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针对惠企举措本身和典型案例,中央和省市各类媒体及网络媒体等多次以“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持续宣传报道。

【特点和效果】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作为青岛市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举措,作为法律服务市场供给侧改革的举措,一经推出即受到企业欢迎,它不仅对于各级各部门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力提升了投资者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的信心,必将对青岛市进一步扩大开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