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0年10月,为普及《民法典》知识,弘扬《民法典》精神,维护《民法典》权威,在全团掀起学习《民法典》的热潮,为全面提升团场干部依法治理水平和依法保障团场改革发展、建设平安连队、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在全团各族群众中营造学法、知法、守法、尊法、信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经七十团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至2020年11月1日,在基层连队社区开展《民法典》相关法律,法规学习。
活动采取集中培训和各单位自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团普法办集中培训机关、事业单位全体、连队、社区“两委”成员、各普法成员单位依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职责分别将与部门相关的《民法典》法律知识,深入连队、社区送法上“门”。此次活动与团场法治培训活动相结合,确保全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深入学习《民法典》,共建法治团场。
【重点宣传内容】
一是精挑细选队伍、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三级普法培训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团普法办在每次《民法典》授课结束,进行《民法典》知识测试、以测试成绩为依据,挑选普法骨干,由司法干警进行新一轮的《民法典》知识培训,推广“以案释法”宣讲模式,分批次进连队、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深入农牧一线、边远连队、散居职工、群众家庭宣讲,避免了千篇一律、大话套话,用通俗的语言,引领职工群众学习《民法典》。
二是推广法律顾问宣传制度。团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职法律顾问一名负责全团重大事项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聘请一群法律服务工作人员担任连队、社区兼职法律咨询、宣传、服务等工作。根据活动安排,专职法律顾问于2020年10月13日起为全团干部、职工开展《民法典》巡回宣讲,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群众学习《民法典》热情。
三是坚持巴扎日普法宣传制度。团场面积大、人员较分散,集中学习宣传效果不明显,特别是老年人受教率低,对此,团普法办坚持每周五扎日普法宣传活动,重点针对老年人、妇女宣传《民法典》相关知识法,并通过发放《民法典》相关宣传资料,增强宣传效果。
四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 工作机制。团普法办根据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会议安排,制定《民法典》普法宣传计划,公安、社保、经济发展、学校、医院等各成员单位,将《民法典》学习宣传列入各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加强释法说理,融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全过程。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出发,创新形式、接地气,让文本上的《民法典》真正“活”起来、“落”下去。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走进大街小巷、走向田间地头,收集跟职工群众最密切的案例,用《民法典》具体法律条文为老百姓答疑解惑,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广大职工群众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五是坚持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为满足《民法典》普法宣传需要,利用团场建立起的连队普法宣传栏、团场固定宣传大屏,引导银行、邮局、大型经营场所设立宣传屏,根据普法任务,及时更换相关宣传内容,确保《民法典》宣传任务落到实处。
团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拓展《民法典》宣传形式,扩大《民法典》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果,有效地引领各族干部职工群学习《民法典》相关知识,为建设法治团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团场形成以党委书记、政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连队社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团普法办为监督人的三级培训工作机制。团普法领导小组组长精心准备,率先讲好第一节《民法典》课,确立授课标准(即“四有、三做到”标准,有讲义、有课件、有授课目标,有授课,做到讲义多、内容全、课时满),团普法办全程监督,杜绝授课人走过程、敷衍了事,鼓励现场互动、现场解答,鼓励以职工群众多发案例进行以案释法。
二是高位谋划强部署,奏响学法新篇章。七十团普法办及时就《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举办《民法典》学习宣传启动仪式,奏响全团学习《民法典》的号角,启动仪式现场群众闻讯而来,观看展板了解《民法典》知识,在全团掀起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热潮。依托“两微一端”等新闻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连队(社区)工作群等推送《民法典》相关内容,扎实开展线上宣传,通过集中宣讲、重点解答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开展以“《民法典》和我有啥关系”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以茶话家常之风,传民事法律关系之律。比如“见义勇为者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冲动离婚又不愿意了怎么办”“孩子为游戏大额充值可退款”“婚内单方举债,自己借钱自己还”……,一条条鲜活简明的“以案释法”小案例解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法律保障,将民法典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充分展现在群众面前,用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宣传方式,推动民法典在基层的学习宣传。
三是明确目标,打出“组合拳”。 团场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掀起学习了解《民法典》的热潮,使法治宣传教育成为生动的法治实践,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让《民法典》走到职工群众身边、走进职工群众心里,帮助职工群众了解熟悉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激发职工群众爱法,学法的热情,增强干部、职工群众法治意识,满足职工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经发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文广宣传部门、农业发展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城镇管理部门、司法行政部门、金融保险部门分别就职工群众急需的《民法典》相关知识、上报授课内容,团场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各部门按部就班,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