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七五”普法期间,大箐山县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坚持法治教育、法治机关、法治校园一体建设,在“六五”普法基础上,不断丰富载体和形式,法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

大箐山县教育系统开展法治教育建设工作案例

【重点宣传内容】

(一)在普法重点上用“实招”,把牢法治教育工作方向

一是大力实施教育系统法治能力提升工程。坚持将领导干部带头用法、模范守法作为教育系统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宪法、党内法规及各类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校长依法治校能力,把校长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校长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的法律素质。二是全面推进学生法治观念提升工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设《宪法知识读本》《道德与法治》等校本课程,在有关学科课程、学校活动和文化建设中有机融入法育理念和法治教育内容,使青少年树立宪法意识、巩固国家观念。

(二)在特色品牌上出“妙招” 增强法治育人实效

一是通过“法治教育+新媒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LED屏、微信公众号、家校群等阵地,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法治教育+特色活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日”“1.21艾滋病防治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征文、法治绘画、法治手抄报比赛等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二是开展法治讲堂活动,全县中小学校将法治课作为正规教育课程,由法治副校长授课,内容涉及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保护自我、保护环境、保障权益、预防犯罪等多方面。学校每周安排课时学习法律法规,教学的过程注重案例与相关教材的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治的积极性,把法治教育真正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三是学生带动家人学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孩子对父母的影响也时时刻刻存在着。大箐山县司法局联合学校多次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法心连心活动,鼓励学生父母参与到学法中来,让学生将法律知识带回家,增加了家庭的和谐因素,强化了法治意识。

(三)在重点对象上谋“真招” 树立教育普法新标杆

注重加强干部学法用法,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机关带动学校推动全系统普法。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带头学法。借助“学习强国”“法宣在线”等平台,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开展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宪法》《党章》《教育法》等学法考试,有效地提升了干部的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新教师宣誓制度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方面,严格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强化廉洁从教的自觉性。在教育系统推行校园内全面禁烟,教职工工作日24小时不得饮酒的制度,积极倡导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勤学乐教、教书育人的师德风尚,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行风。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不参与有偿家教承诺书》。

【活动特点和效果】

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使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有了明显增加,学法、守法、用法在全校师生中已蔚然成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未成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觉性,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了学校周围无滋扰、勒索等事件的发生。达到了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学生从小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美丽校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