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枣庄市山亭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推行e诉通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群众“线上”提诉求,政府“线下”马上办,建立健全“1354”工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了政务管理更智慧、民生服务更快捷、社会治理更精准的工作目标,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任务措施】
(一)搭建“一个平台”,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专门开发设计了山亭e诉通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公众号设置了民生、执法、发展“三大功能板块”,利用微网功能,让群众随时随地表达诉求,随时随地查看诉求办理情况,为群众提供了一条便捷式、精准化、信息化的诉求表达渠道;各职能部门落实“马上就办”要求,在接到诉求后,迅速办理,省去了中间环节,确保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反馈,极大地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利用大数据功能,对诉求类型、受理率、办结率、满意率等进行分析、研判、预警,可以从小诉求得出大结论,从小数据作出大文章,让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其中,民生板块负责接受“民生诉求”,解决“民有所呼,谁来回应”的问题。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提建议、讲诉求、找服务,扫码关注山亭e诉通即可随时线上“点单”,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群众可根据办理情况给予满意度评价,整个流程闭环管理,以科技赋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一屏之隔”。执法板块负责接受“执法诉求”,解决“看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按照“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要求,将所有需要联合执法事项,全部纳入山亭e诉通平台办理,由镇街或部门提出申请,区e诉通平台分析研判派单,明确主责部门、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限,实现临时性单独执法向“清单式”联合执法转变。发展板块负责接受“发展诉求”,解决“向谁求助,谁来服务”的问题。对重点项目建设中,企业和有关单位提出诉求,区e诉通平台指派落实,开通“绿色通道”,践行“一次办好”行政审批承诺,加大容缺办理、并联审批力度,限时办理,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二)严格“三项要求”,实现诉求办理高效化。一是压缩办理时限。群众在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平台上提交的诉求,工作人员要在8小时内受理,能回复的立即回复,需要上报的及时上报,区平台再进行研判、分流。正常情况下镇街、部门要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群众诉求,特殊情况下按照执法程序时限处理,并以绿、黄、红三色预警灯催办、督办。二是强化流程监管。e诉通诉求办理流程公开、可视,领导干部可以对未受理诉求、办理中的诉求进行实时督办,平台管理人员可以线上实时监管,诉求人可以实时查看,办结后还可以进行满意度评价,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促公正。三是管控信息安全。从源头上控制,群众只能查询个人反映的诉求和答复,别人无权转载、评论,有效维护群众隐私;从过程上控制,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平台实行分级分类设置管理权限,各级领导(管理员)只能根据授权查看相应职权范围工作动态,无权查看其他单位情况,有效防止信息扩散。
(三)锚定“五大特性”,实现诉求办理快捷化。充分发挥山亭e诉通系统多渠道信息采集,快速研判管理、预测分析及信息推送等功能,推动诉求快速办理。一是广泛性。该系统操作简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员,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情报信息收集的广泛性和准确性。二是快捷性。该系统运用手机、电脑操作,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安装系统平台,只要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就可以实现互动,信息员可直接将情报信息上报管理员,管理员可根据收集研判的信息线索,及时推送给信息员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排查、收集和上报等工作。三是法定性。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委编办、区司法局对照部门和镇街“三定”方案,理清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55项、权责清单672项,梳理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139项,为部门履职和诉求办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四是保密性。该系统克服了微信群保密性低的缺点,只有输入诉求人手机号码,才能借助验证码登录平台页面,每人只能看到自己发送的信息,实时查询诉求办理情况。五是丰富性。在各类信息传输中不但可以包含文字、表格,还可以包含图片、音频、视频和其它类型的附件,确保了信息内容真实丰富全面。
(四)强化“四项保障”,实现平台运转长效化。一是强化机构保障。区里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相关县级干部任副组长,区直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e诉通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山亭e诉通管理办公室,明确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人员10人,由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区委政法委、区委编办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在镇街、区直部门单位相应设立山亭e诉通办公室96个,明确1名班子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57名,实现常态化服务、实体化运作。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制定印发了《关于创新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的实施办法》,按照“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原则,设置网格长276名、网格指导员326名、专职网格员694名,为专职网格员全部配备了手持终端,及时收集、移交、解决民生诉求,同时,创新实施43名县级干部、86名区直部门负责人帮村联企、1100名科级干部下沉网格服务制度,协助网格员开展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山亭e诉通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AB岗工作、联合办理等工作制度,用制度保障工作运行,确保群众线上“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四是强化考核保障。把e诉通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平台关注使用情况和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率、办结率、满意率等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以严格的考核推动e诉通平台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特点和效果】
截至目前,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平台关注量已达238946人,开通区、镇街、部门账号377个;已受理诉求11589件,办理诉求11532件,办结率达到99.5%,群众满意度高达99.4%,信访量同比下降8.7个百分点,有效保障了平安和谐山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