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七五”普法以来,垦利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决议,创新“四核驱动”新模式,在体制机制建设、重点群体引领、法治阵地建设、创新法治宣传等方面提质增效。实施“考核导向”、“清单落实”、“头雁引领”、“呵护青芽”、“环境打造”、“法治创建”、“精准普法”、“融媒体+”等“八项工程”扎实构建大普法格局,全面推动法治垦利建设换挡提速,为“宜居宜业新城区,美丽幸福新垦利”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任务措施】
(一)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驱动,夯实顶层设计“压舱石”
一是实施“考核导向”工程,用好刚性约束“指挥棒”。将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纳入全区年度综合考核,对各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季度召开“七五”普法工作调度会议,督导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部署、落实、考核、督促闭环责任体系。坚持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民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建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调整充实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对年度工作要点、重大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及时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实施“清单落实”工程,培植担当作为“铁肩膀”。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先后出台《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东营市垦利区2016—2020年依法治区规划》,为“七五”普法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出台“谁执法谁普法”、公益媒体普法、以案释法工作实施意见,梳理全区51个普法责任主体,以清单的形式明确普法责任落实。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年度普法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出台《垦利区贯彻落实〈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的实施意见》,推进《条例》有效贯彻落实。
(二)以突出重点群体为驱动,筑牢关键引领“风向标”
一是实施“头雁引领”工程,把牢关键少数“领航标”。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制度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将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工作纳入综合考核,各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尊法用法述法,提升全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开展全区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培训班,开设“领导干部法治课堂”。试点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印发《东营市垦利区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的实施方案》。全区领导干部学法覆盖率达100%,连续5年组织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开展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及格率和覆盖率达100%。
二是实施“呵护青芽”工程,聚焦关键群体“主阵地”。联合六部门印发《垦利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青少年“关爱维权”“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工程,组织开展保护青少年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关爱女童等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组建由公检法、交运、卫健、律师事务所等12部门工作人员和律师组成的42名法治副校长人才库,法治副校长覆盖率100%。联合团区委、区妇联、街道社区等部门每年开展“萤火虫课堂”、“牵手关爱行动”、“法治体验之旅”、“以案释法”“智慧法治教育进校园”,公共法律服务专家讲师团法治专题讲座进校园等活动200余场次。大力开展普法漫画创作、宪法朗读者、法治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三)以法治阵地建设为驱动,提升法治保障“硬环境”
一是实施“环境打造”工程,提升法治氛围“吸引力”。 坚持阵地建设先导,着力法治环境打造提升,扎实构建起“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立体式普法格局。“七五”普法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区禁毒教育基地、黄河法治文化基地、新航基地等区级法治阵地10处;垦利街道民丰法治文化广场、兴隆法治文化主题广场等镇(街道)级法治阵地15处;民丰社区、同兴花园社区、双义河村、东王村、栾家村、惠鲁社区等村(社区)级法治阵地33处。全区有8处阵地分别被命名为省级、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全区法治氛围营造浓厚,成效显著,法治环境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实施“法治创建”工程,凝聚法治德治“向心力”。全区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1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8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89%。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整体联动,组织全覆盖、责任零缝隙、落实无空档的法治创建网络体系。将法治创建工作主动融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衔接,为美丽乡村、平安建设赋能,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凝聚普法工作“向心力”。
(四)以创新法治宣传为驱动,打造法治氛围“软实力”
一是实施“精准普法”工程,厚植服务保障“内生力”。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径,创新“精准普法”活动载体,深入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禁毒铲毒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次。组织实施全区民法典学习宣传工程,组建民法典普法讲师团,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进夜市、集中宣传等活动,营造学习法典、运用法典、崇尚法典的浓厚氛围。突出宪法学习宣传,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比赛,组织领导干部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誓仪式。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全区各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广泛开展禁毒、安全生产、“3·15”普法赶大集、“送法律进社区”、“妇女维权”系列普法活动700余场次。
二是实施“融媒体+ ”工程,搭建智慧普法“快车道”。紧跟“融媒体+法治”步伐,搭建新媒体普法平台,依托“法润垦利”公众号,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法律服务“掌上办”,入驻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澎湃新闻等网络媒体,擦亮叫响“法治垦利”品牌,新媒体普法模式驶入“快车道”。做强线上新媒体普法的同时,做优线下公益普法阵地,拍摄制作法治系列公益广告40余部,编印《垦利普法》报13期,印制法治文化春联、画册等法治文化产品8万余份。注重作品引导,加强法治文化创作,编排《法治微剧场》6期,创作法治文艺作品30余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山东”主题优秀法治短剧(曲艺)作品征集大赛活动中,我区推荐的《郝所长(相声)》荣获一等奖,《法当家(山东快书)》荣获优秀奖。
【特点和效果】
垦利区委、区政府把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作为推进垦利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民主法治理念,培育特色法治文化,着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2018年,垦利区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被省普法办表彰为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月主题宣传活动先进县(市、区),垦利区普法办被省普法办表彰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普法办;2019年垦利区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政法委表彰为“齐鲁文化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