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平定县东城瑞锦社区位于县府新街瑞锦茗城二号楼底商,辖区范围东至瑞锦茗城、西临佳景花园、南至城南,北至平阳路,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住宅小区18个,居民住宅楼106栋(低层86,高层20),可容纳住户5339户,约1.7万人,入住率70%,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门网格长负责,辖区驻地单位42个,商业网点个体工商户340个。社区成立于2013年9月,办公用房117平方米,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承担户籍综治、低保廉租、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网格化管理等项目。社区设有党支部、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0名,本支部党员10名,在职党员报到257人。社区自成立以来,以“建设和谐社区,共建美好家园”为宗旨,创新思维谋发展,团结实干求实效,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开创了社区工作新局面。先后荣获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阳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八红旗集体、县党建示范点、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等荣誉。
【任务措施】
(一)健全机构,为社区民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整合基层组织,强化领导机制。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两委成员为小组成员的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创建目标,制订了工作方案,确保民主法治社区示范创建顺利开展。二是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社区注重建章立制,夯实民主法治基础,把社区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先后完善制订了《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学习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社区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等关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规章制度,使社区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完善机制,促进社区民主建设规范化
一是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机制。民主选举是社区自治的基础,是扩大社区民主,实现社区自治的举措。社区居委会严格按照公开、公平、竞争的民主原则,依法选举。二是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为更好地推进社区民主自治,社区坚持落实社区例会制度,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实行依法治理、民主决策。坚持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收集民情的同时也将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放到大会上进行讨论,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这一制度的落实有利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也有利于调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积极性。
(三)依托三项基础工作,确保社区法治建设长效化
一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是全面推进“三个一”(即:一个法治宣传栏、一个法律服务咨询室、一支普法宣传队伍)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二是落实“谁调解、谁普法”责任制,将调解现场变为普法课堂,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员,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社区调解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进行调解,向调解当事人讲明遵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加法律在解决案件中运用的比重,摆事实,讲法律,避免纠纷发生,做到边调解、边普法,真正将普法宣传渗透到调解工作中,同时发挥成功案例的带动、辐射作用,在调解结案后,调解员总结调解经验和普法技巧,为今后调解类似案件提供参照和成功经验,推动“谁调解、谁普法”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做细做实矛盾调解工作,快速高效为居民解难题。三是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社区法律顾问为居民提供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解答居民在生活中关于法律方面的疑问和困惑,引导居民群众依法办事、合理维权,使法律顾问真正成为居民信得过、靠得住的“法律贴心人”。社区还定期开展“普法课堂进社区”知识讲座,通过法治讲座、你问我答的方式,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密度,进一步巩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成果。
(四)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线,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一是建立法律教育阵地。设立了家事法律服务站、心理服务室、矛盾调解室等功能室,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主题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拓宽普法宣传领域,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同时利用节假日举办青少年法治教育讲座,增强青少年自我法治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二是多渠道开展法律宣传。一方面通过联合驻地单位、机关工委、县卫生监督所、县检察院等单位扎实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为辖区党员、居民、青少年等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类型的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他们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服务进小区、进家庭、进企业等活动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向居民大力宣传《宪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社区还通过悬挂横幅、展览板块以及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宣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使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特点和效果】
社区按照“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社区治理新体系工作要求,通过自治固本、法治健体、德治润心“三治融合”,实现社区组织、队伍、阵地、活动、制度全覆盖。
一是自治固本——社区里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严格执行党务、居务两公开,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同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创建“支部+驻地单位、物业、业委会、楼院长、志愿者”的联防联建机制,将党建引领、民生事务和网格管理相融合,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是法治健体——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居民提供家事法律咨询、法治教育等服务,让法律服务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办事处、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化解”。同时还通过线上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向小区居民推送法律知识,线下开展法律进网格、进家庭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居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提升了居民法治素养。
三是德治润心——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引领作用,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引导居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优良品质。通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水平,开创社区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