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枣庄市峄城区建立了“五大集成”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信访矛盾源头治理新机制,整合镇街站所,形成了办公场地集成、治理功能集成、指挥平台集成、网格建设集成、执法力量集成,创新形成“五大集成”工作机制,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解决办公设施和人员不足问题,以全面推进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为抓手,真正做到将信患和矛盾化解在基层。

创新实施“五个集成”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峄城

“五大集成”工作机制通过办公场地集成实现“一站式服务”、治理功能集成实现“一体化运行、指挥平台集成实现“一平台调度”、网格建设集成实现“一张网受理”、执法力量集成实现“抱团执法”实现了便民服务和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共赢的效果。

【任务措施】

(一)办公场地集成,做到“一站式服务”。按照“全面、集约、实用、便民”的原则,将具备条件的“两所(派出所或相关业务科室、司法所)、三办(信访办、综合行政执法办、民政办)、一大厅(便民服务大厅)”整合至镇街综治中心所处区域集中办公,做到事务联办、矛盾联调、人员联管、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规范综治服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户政办理大厅,搭建为民服务综合平台,打造“十分钟服务圈”,让群众享受基层服务“加速度”。对群众诉求统一登记、受理,实行首接负责、接诉即办、分类处置和限时办结,通过“一站式办理”,让群众办事只跑一趟路,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效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七个镇(街道)全部高标准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治安防控、矛盾调解、法律服务、平安创建、行政执法、为民服务等工作一体联动、服务“零距离”。

(二)治理功能集成,做到“一体化运行”。聚集融合综治中心、“榴乡诉递”分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雪亮工程”指挥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访调对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功能,发挥作用互补、系统联动优势,实现“单一治理”向“全面治理”转变。通过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多中心向一中心转变,实行“一盘棋”整体运作。集成联合接访、视频接访、集体会商、分流处置、法律援助、教育疏导等综合治理功能,优化全流程服务,推动矛盾联合调处、困难联合帮扶、问题联合解决。推进人员力量聚合、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变分散式、碎片化单一功能为集成化、系统性综合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办事不方便、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

(三)指挥平台集成,做到“一平台调度”。将网格化、“雪亮工程”和“榴乡诉递”综合服务平台一体化打造、一体化运行,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城乡、服务群众,发挥反应灵敏、处置高效优势,实现“专项平台”向“综合平台”转变,形成一个平台统一受理、各种手段综合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整合现有镇(街道)设置的各类系统指挥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强化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撑,区级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数据和视频监控资源尽可能接入基层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时监控、综合监测。

(四)网格建设集成,做到“一张网受理”。整合基层党建、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应急管理、信访维稳等多个网格,切实做到一个标准设置网格,一个平台交办任务,防止网格重复、任务叠加、多头管理现象发生,推进工作网格“多线”融合、“全科”整合。坚持“平台化”指挥调度,基础信息“一口采集、多口使用”,群众诉求“一口受理、多口办理”,实现网格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社会治理网络化、精细化,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难事不出镇(街道),矛盾、诉求不上交。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升了县域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五)执法力量集成,做到“一揽子解决”。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将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整合公安、交通、自然资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13支执法力量,集中下沉到镇(街道)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考核、统一保障,实现综合行政执法由“条块分割”向“条块联动”的转变。完善机构设置,成立由镇长(办事处主任)任主任的综合执法办公室,重新组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接受区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建立权责统一、规范有序的综合执法工作体系,实行联合执法,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形成综合执法大格局,确保执法效能最大化。

【特点和效果】

通过推广“五个集成”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变机构分散办公为相对集中办公,变线下单一服务为“线上+线下”零距离双重服务,变部门“单一作战”为多部门“联合作战”,既节约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又有利于解决基层治理过程中的统筹、协调和指挥问题,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功能融合、手段综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高效性和便民性,调动多方力量共同防控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全区“加快发展、追赶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大集成”机制运行以来,当地在源头预防、来访接待、信访办理、矛盾调解、依法处置等工作实现一条龙服务。全区越级访量同比下降18%,实现“小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打造了“枫桥经验”的升级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