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工作案例

阳泉市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工矿型城市社区。居民3841户10091人,驻区单位4家,商业网点136个。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先进青少年维权岗”“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平安社区”等。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以来,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实际,更加注重聚焦城市基层民主法治突出矛盾问题,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创新深化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探索形成了满足居民民主法治多层次需求的“鸿雁”品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

【任务措施】

(一)完善运行机制,打造“鸿雁一盘棋”的民主法治抓共建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完善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定期例会、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突出问题和地区重点整治、源头预防违法犯罪、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的开展。一是推进民主法治机制创新。社区在“区委统一领导、街道协调推进、社区着力落实”的工作格局下,以党建引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社区治理新体系为具体工作内容,横向上以党组织为活动单位,形成以4家阳煤集团驻区单位和3家社会组织为支撑的共建主体;纵向上协调驻区单位,形成了上下联动、层级落实的工作机制,整体构成了“一核多元共治”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社区治理新体系的工作新机制。二是加强社区民主法治协商。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大力加强社区民主协商,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用民主法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共召开社区民主协商会16场320人次,为居民群众办理实事好事33件。三是实现融合发展。坚持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工作理念,整合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场所、人员、资金、工作内容上的资源优势,提升了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民主法治综合治理能力,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一)依托网格管理,建立“鸿雁一张网”的管理体系解民忧

社区紧紧依托“网格化”管理,着力在“加、减、乘、除”四个方面优化“一张网”民主法治管理体系。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不折不扣落实省、市、区各项政策,实现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社区工作人员加待遇,服务设施加硬件,服务群众专项经费5年间翻了10倍,实现了基层民主法治治理能力的大提升。在服务环节上做“减法”。大力推进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设立服务专线、服务专岗,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使居民群众诉求“随时表达、快速服务、及时解决、有效跟踪”,减少群众办事环节。今年以来社区累计处理和上报各类民情民意1252件,解决率100%。在服务民生上做“乘法”。以亲情关怀为导向,成立了全省首家“亲&青FAMILY”社会服务中心,举办“亲青”讲堂400多期,心理咨询、亲子运动会、孝老爱亲妈妈菜等活动惠及青少年30000余人次,城市留守儿童关爱计划列入了全国首批青少年示范项目。在维护稳定上做“除法”。详细梳理基层治理工作34项重点工作任务,领导挂帅包干、区直部门统筹联动,彻底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疑难杂症”,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创新法治宣传,提升“鸿雁一家亲”的服务能力促民和

社区不断提升民主法治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营造“一家亲”氛围。举办“维护核心跟党走”“学习宪法 美好生活”联欢会等,自编自导自演阳泉评说《法律进家门》、小品《鸿雁网格贴心人》等节目,充分激发群众学法懂法尊法用法的内生动力,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民主法治氛围。二是创新“一家亲”服务。成立了“红梅党代表工作室”和“红梅调解工作室”,平均每年接待群众300余人次,持续性为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难题31件,解决居民群众矛盾纠纷62件。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居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社区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民主法治社区环境。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推行的“早看窗帘晚看灯,社区楼里数板凳”关爱空巢老人服务,让社区群众倍感暖心。三是提升“一家亲”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设立普法教育宣传栏,大力宣传宪法、婚姻法、继承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信访条例等。印发宣传单5000多份,邀请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讲座等活动4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次。四是扩大“一家亲”效果。83岁的王才云老人将价值10000元的米面油奶等物资捐赠给42户困难家庭;商铺赵老板夏天送西瓜,中秋送月饼,防疫做志愿者;防疫联防联控第一线党旗飘扬,运用法治意识进行防控宣传和管理,党员和志愿者抢在前,干在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法治“一家亲”服务,社区成了群众的暖心人、排忧解难的热心人。

(四)坚持自治服务,创新“鸿雁一条龙“的服务举措聚民心

社区坚持自治为本,组织动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一是落实民主法治监督,建立健全社区监督委员会,建立支委会、居委会、议事会的《三委联席会议制度》等,设立“阳光公示栏”,不折不扣地实行党务居务财务“三务”公开,每月定期公布上月的“三务”情况让居民监督,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把好法律关,为规范社区事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依法开展换届选举,支持和保障社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二是健全民主法治管理。打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社区治理新体系形成7大类36条流程,8项制度上墙,把社区各项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推动居民自治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三是强化民主法治决策。构建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机制,探索“社区三重一大阳光民主票决制”工作法,推动居民群众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居民群众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利益协调的当事人。四是丰富社区治理形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设立百姓大舞台、法治小游园、鸿雁议事厅等,成立社区鸿雁艺术团、居民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愉悦身心,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并成立“警民安雁工作室”“平安服务分社”“银雁平安志愿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居民群众共建群防群治的优势,开启警务工作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机制,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鸿雁枫桥家园”社会治理新体系。

【特点和效果】

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段南沟社区从2013年重新组建至今连续7年无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社区“两委”班子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段南沟社区从昔日的矛盾纠纷多发地变成了今天的“党建引领 三治融合”的民主法治新社区,实现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阳泉民主法治建设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