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为普法总目标,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引领战略,以法治工笔画为载体,打造具有宁晋特色法治工笔画名片。创造性地实现了将法治文化植入民间文化艺术的特色名片,并延伸发展,引领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重点宣传内容】
(一)融合艺术,打造法治工笔画艺术特色名片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是全国闻名的工笔画特色文化县,是“中国工笔画之乡”,具有厚重的群众基础和全国影响力。我县充分挖掘独具宁晋特色的工笔画文化底蕴,探索法治与艺术相结合。自2016年起,每年组织画家创作法治工笔画,年创作各类法治工笔画百余幅。特别是在2018年,举办了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的首届工笔画法治文化展,从全县精选100幅以法治为主题的工笔画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内容分别为中国法治人物、法治格言和案例表现三个类别,既普及了法律意识,又陶冶了人们情操。
截至目前,共征集各类法治工笔画、书法等艺术作品1600余幅,展出431幅,这些作品均以法治文化为主线,实现了法治与民间艺术的有机融合,打造出了独具宁晋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名片,使广大群众在欣赏书画艺术的同时树立法治理念,增添法律智慧,实现了普法教育“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延伸链条,拓展法治工笔画植入基层一线
近两年,我县不断延伸法治工笔画这一特色普法载体,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将法治工笔画送到乡村基层一线。先后投入20多万元,谋划建设了20多个法治工笔画示范村,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通过在示范村主街区将优秀法治工笔画艺术品装裱上墙,精美布置在群众身边,积极培养法治文化。法治工笔画一条街的宣传画面,全部由宁晋县工笔画家倾心原创完成,翻拍成像,制成UV画面,配以钢化PVC板雕刻作框,一体制作,色泽艳丽、画面高清、安装牢靠,具备抗日晒、防雨淋、寿命长的特点。创作的和制作的内容包含宪法意识、普法理念、案例警示、法治案例等,涉及花鸟、人物、静物(农产品)、山水、动物等若干题材,使法治元素与当地工笔画文化有机融合,让艺术性的作品承载起法治的严肃,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既美化了环境又彰显了社会和谐,适应了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同时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成为我县农村一道靓丽的法治宣传风景线。让广大村民在休闲中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在欣赏我县工笔画艺术之美的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法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营造了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拓展了“七五”普法工作新局面,有效推动了“法治宁晋”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典型示范,建设法治工笔画街区普法阵地。
着力建设具有宁晋特色的法治工笔画宣传阵地,打造县乡村全域阵地,按照“典型引路,带动一片,推动整体”为指导思想,实行线+点相结合,将“法治工笔画宣传一条街”,作为法治文化阵地创建工作的重要手段,本着“高起点要求,高标准实施,高效能创建”的原则,突出艺术欣赏性和视觉感染力,提高普法宣传的实效性、文化性。我们在县城区精心设计,综合法治工笔画、书法、公益广告等艺术形式,打造了法治文化长廊,在县城主干道晶龙街和天宝东街,布置了100余块宣传宪法法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宣传牌,形成了2000米的“法治文化长廊”,实现了法治文化宣传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纵深发展。
【活动特点和效果】
将法治文化与宁晋独具特色的工笔画文化相结合,实现法治与民间艺术的有机融合,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法治工笔画这一特色普法载体。谋划建设法治工笔画示范村,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建设法治工笔画街区普法阵地,将法治文化宣传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纵深发展,使广大群众潜移默化中增强的树立法治理念,增添法律智慧,实现了普法教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