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小区是城市中最基础的单元,小区普法是普法工作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提出“提高全民族法制素养”的要求。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是提升全民族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张家口市自管自治小区的典范,人保东辰家园小区深刻认识到法律进小区工作的重要性,该小区联合市、区司法局打造了智慧普法进小区。采取法律“上墙”的形式,将各类法律知识结合二维码做成展板,装饰在小区居民楼过道内,居民扫二维码即可了解各类法律知识。不仅如此,该小区还成立了以业委会主任白长江同志名字命名的民事调解工作室,从源头解决居民矛盾纠纷。还在小区儿童游乐场打造儿童普法教育基地,法律法规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强化了小区居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居民法律素质,推进小区依法治理。通过小区依法治理,打造出自管自治的小区治理模式。

河北省张家口市人保东辰家园小区普法与依法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任务措施】

有着整洁的环境、便利的设施。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人保东辰家园小区在自管自治中,成为全市学习的典范。人保东辰家园小区,其特色就是由业主自建、自治,自管。小区居民就是小区的主人,在自管自治的过程中,业委会提出了小区自治要打造民主、法制、自治的智慧普法小区。2019年初,该小区联合市、区司法局打造了智慧普法进小区。“法律进小区”是普法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以进楼入户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法治氛围

人保东辰家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共有9栋楼,24个单元。对于这样一个老旧小区,业委会在小区建设法治长廊选址选在了两排居民楼之间,将法治宣传标牌“上墙”,一进入小区,映入眼帘的就是法治宣传展板,走在小区里,这种身临其境的法治教育氛围浓厚。

除此之外,在小区里还设置了法治宣传专栏,6块不同内容的法治宣传栏配合灯箱设计,白天供小区居民学习,晚上在小区起到亮化作用的同时,也能宣传法律知识。

(二)宣传内容针对性强,更好服务小区居民

针对居民需要的市民公约、家庭防火、家庭防盗、保护儿童安全、家庭网络安全、预防诈骗安全等法律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在小区24个单元里,每层楼楼道暖气井门上都贴有文明养犬和垃圾分类的法治宣传内容。

在小区儿童游乐场,业委会专门打造了儿童普法教育基地,将家风、家训、家教宣传标牌制作在围栏上,墙面共有36块以妇女、儿童、未成年保护法等主题的宣传标牌,旨在法律法规教育从娃娃抓起。

(三)小区民事调解工作室,及时化解居民矛盾

该小区还成立了以业委会主任白长江同志名字命名的民事调解工作室,让居民纠纷“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小区”从源头上解决居民矛盾纠纷。周鲁格、白建伟两位本小区的律师甘当志愿者,为小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还培训了30名普法志愿者,在小区专职做智慧普法教育。民事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共为小区居民调解了9起民事纠纷,为小区和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四)开展普法问卷调查,保障普法成效。

为客观了解当前普法教育工作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每年业委会会通过小区业主微信群组织居民开展法治宣传调查问卷工作。主要问题涉及基本法律法规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诈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居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特点和效果】

小区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单元,小区治理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总结推广运用好民主法治自治小区,对构建“自建、自管、自治”相结合的小区治理体系,绘制“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法治小区的建设是提高居民法律素养、建设和谐稳定小区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框架下,法治理论的研究、法律体系的建设、执法司法机制的改革为法治小区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并指明了道路和方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内在科学性和合理性,依法治理小区也有利于完善小区的管理机制。

法律法规的基本功能是惩恶扬善,法治宣传进小区不仅有利于完善小区管理机制、提高小区居民幸福指数,其重要价值还在于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小区。一方面,法治小区的建设是法律实践的体现,必然有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的引入,对于小区居民的法律思维、法律知识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法治小区,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居民犯罪率。另一方面,法治小区的建设能够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服务平台,可以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纠纷,维护居民的正当权益。打造智慧普法小区,居民在娱乐与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给小区的依法治理打下基础,从而推动法治小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