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法治创建助推新宁阔步迈向旅游强县

新宁县着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实施“旅游立县”的发展战略,在崀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后,新宁县乘势而上,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实施“旅游立县”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为抓手,成功推进崀山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启了建设中国旅游强县的新征程,成功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新宁县按照“法治惠民生、法治促和谐、法治兴旅游”的思路,把建设法治新宁与建设旅游强县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法治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任务措施】

(一)法治惠民生: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新宁县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紧紧围绕“法治强民、法治惠民、法治安民”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法治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确保法治新宁由人民群众共建、为人民群众共享。围绕法治强民,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着力培育“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型公民。在全县深入开展“法律七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景区)”活动,并从村级组织建设、民主决策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细化了“民主法治示范村”考核标准。同时,积极推进普法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全面落实“四个一”建设工程,即:每村(社区)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律图书室、一支法律宣传志愿者队伍,每家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组织的民主管理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明显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深入人心,有效消减了一批涉法涉诉上访案件。金石镇扶夷村、靖位乡笑岩村、水庙镇上山塘村、回龙镇南庙村等四个村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围绕法治惠民,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执法监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各执法单位聘请了行风监督员,对全县执法单位过错责任追究率达98%,对乡属部门评议率达100%,切实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了“公开、公平、公正”执法。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规范了律师执业行为,建立健全了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依法维权铺平了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持。近两年来,共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500余起,减免法律服务费用200万元,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全面实施了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诚信市场体系建设、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爱弱势困难群众、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等16项“法治惠民”工程,确保国家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让法治新宁创建工作成为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民心工程。围绕法治安民,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整治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新宁县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结合起来,创新了矛盾纠纷化解“三调联动”机制,在全县18个乡镇成立了“三调联动”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整合资源,共同调处矛盾纠纷,有效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的及时率和成功率。5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4600起,调处成功14530起,调处成功率达99%。针对各类疑难纠纷,组织“流动调解庭”,集中优势兵力,主动上门调解,有效化解了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疑难纠纷。全县共发生重大疑难纠纷220起,全部成功调处。在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同时,始终保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近几年来开展了“百日会战”、“利剑行动”、“天网行动”等一系列严打整治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持续平安稳定。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476起,审结刑事案件183件218人,特别是成功破获了一批省部级督办案件,积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法治促和谐,社会管理科学化不断彰显

新宁县坚持以推进法治创建打造高效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深化了法治创建的内涵。坚持打造阳光法治政府,构建和谐政企关系。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一批不适应发展形势或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切实做到行政审批依法简化、行政执法公平公正、行政收费公开透明。通过打造法治政府和高效政府,外商和企业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逐步构建了政府服务企业、企业信赖政府、共同推动发展的和谐关系。正是在崀山品牌效应与和谐政企关系的双重带动下,人流、物流、资金流迅速集聚,香港九兴控股集团成功落户新宁,株洲南车集团与新宁三立水电联产联营,2家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和一批星级宾馆开工建设,新宁县实现了由“招商”向“选商”的重大转变,成为了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坚持依法推进发展建设,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按照“依法做决策、依法搞建设、依法抓管理”的要求,组建了高规格的政府法律顾问团,严格依法征地拆迁,公开招标投标,和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在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进程中,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想在前、普法教育抓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分晴天雨天,不分白天黑夜,逐组逐户上门摸底子、听心声,讲法制、解心结,与广大群众共商申遗大计,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竭尽全力为群众办事。为做好崀山申遗重大项目建设的法制教育工作,先后编发各类普法读本8万多册,组织各类上门普法教育活动1200多场次,真正向群众把法律讲明白,把道理讲透彻,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崀山申遗虽然牵涉到大量的拆迁工作,利益平衡难,矛盾纠纷多,但正是由于做到了严格依法办事,不仅在一年内完成了所有的建设项目,而且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零事故”,创造了被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的“崀山速度”。坚持培育诚信守法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坚持把法治创建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法治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法治创建,推动法治创建结出“文明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监督,构建诚信体系,提高物权保护水平,有力促进了企业依法经营,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组建基层禁毒协会、帮教协会、调解委员会等各类社团组织,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的信息平台、服务平台、监控平台、管理平台等,推进群防群治、互帮互促,着力创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促进了全社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良好风气的形成,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建设法治新宁进程中,诚信经营、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邻里守望、扶贫济困等文明风尚逐步成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培育了浓厚的法治文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成果,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

(三)法治兴旅游,旅游发展标准化不断推进

崀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新宁一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政策支持的重点和客商投资的热点。当前,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明确把崀山作为一个中心来打造。国家旅游局正式把新宁列入全国8个旅游标准化建设示范县。为此,新宁县确定了建设中国旅游强县的宏伟目标,并把加快法治创建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按照“三个着力”的要求,努力为建设中国旅游强县保驾护航。着力健全法律体系,保障旅游发展。为确保旅游资源的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新宁县投入1000多万元,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北达规划设计院,高位嫁接,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编制《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改)》、《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村镇详细规划》、《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天生桥景区详细规划》、《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夫夷江景区详细规划》、《湖南省新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舜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生态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七个规划,现已进入评审阶段。按照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湖南省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出台《崀山风景名胜区民居与民用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崀山风景名胜区门票管理暂行规定》、《崀山风景名胜区游览区与村镇卫生管理办法》、《崀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等4个相关的规定与办法,切实加强景区的保护管理。同时,以村为单位,大力推行景区民居新改建工程限额审批制、奖罚制、样板房建筑风貌制,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制度。通过健全一系列法律体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逐步纳入了法治化轨道。着力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旅游发展。为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进程,新宁县按照“依法治游、以法兴游”的思路,严格保护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和旅游服务行为。突出加强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国土资源保护法》、《湖南省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实施,从国土、水利、林业、公安等多个执法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崀山联合执法大队和景区森林防火应急分队,实行365天24小时轮岗巡查制度,严格保护景区的景物、水体、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基础设施,确保在法律的范围内实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突出加强了《旅行社条例》、《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加大了对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管,依法查处各类违反安全生产、食品卫生以及欺诈、宰客等违法行为,打造法治旅游、安全旅游、放心旅游。着力优化服务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围绕营造“法治、文明、友善”的旅游服务环境,积极推进“全民学法、全民兴游”,引导广大群众切实提升法治意识和旅游服务意识,依法从业,诚信经营,文明待客。先后深入开展了“争创全国文明景区”、“优质服务竞赛”和“创建景区文明摊点”等活动,以“文明、友善、法治”的良好形象为崀山旅游赢得了口碑,极大地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了富民强县进程。

【特点和效果】

新宁县连续两届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市文明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宁县关爱“留守孩子”的做法荣获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唐中和被评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新宁县法治创建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