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鸡西市滴道区举办“推进依法治区 打造平安滴道”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为深入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滴道区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打造滴道区法治文化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法治文化需求,滴道区司法局于2018年5月11日在区文化广场举办了“七五”普法集中宣传暨法治文艺汇演活动,近千名群众观看了文艺演出。鸡西市司法局局长赵立波同滴道区区长徐铭,区政协主席李维友,区委常委、副区长崔皓东,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董仙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亚飞,政协副主席屈乐全等领导一同出席了活动。本次演出是滴道区司法局联合滴道文体协会宣传队,以舞蹈、歌曲、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观念。提高广大群众对“知法、懂法、遵法、守法”重要性的认识。整场文艺演出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法治教育。演出当天滴道区司法局、检察院、公安分局、法院、城管局、医院等20多家单位在主会场周围悬挂横幅标语并设立了宣传台,安排专业人员为群众答疑解惑,活动现场共计发放法律宣传手册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宣传和异彩纷呈的法治文艺演出得到了群众的欢迎。

【重点宣传内容】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对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推动认真学习领会宪法修正案,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宪法,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提高广大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素养。这次活动重点宣传了新修订的《宪法》。

(一)宣传《宪法》基本知识

1、什么是宪法及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国家根本法,它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确认。

2、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 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3、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二)《宪法》的修改和宪法的地位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宪法修改方式及修改机关、修改程序

宪法作为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宪法的稳定性。

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为保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2、宪法解释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

3、宪法的地位及作用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4、1982年宪法进行了几次修改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

第一次修改宪法: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二次修改宪法: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三次修改宪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四次修改宪法: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五次修改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创新了普法形式,提升了普法效果。以情景短剧、二人转、歌舞等贴近本地人民群众生活的表演方式,将法律条文与生动的文化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在轻松休闲中丰富了文化生活,增强了法治观念,提高了法治宣传的效果,为群众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 

二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本次“七五”普法集中宣传暨法治文艺汇演活动把新修订的的《宪法》作为重点宣传内容,不仅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学法、懂法,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学法、守法、尊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在不侵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推动了“法治滴道”创建进程。通过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单和设立宣传台、咨询台,群众可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学习和理解法律知识,在活动过程中群众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法律宣传台向相关执法人员询问法律知识,使宣传活动更有针对性,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法律需求,落实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有关要求,真正发挥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有力推动了“七五”普法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