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黔江区编录普法谣进校园巩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对法治文化的新需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持续巩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2018年以来,重庆市黔江区以青少年群体为媒介,把握学法和普法的重要性,把学法对象与普法工作相关联,运用欢快的流行歌曲曲调编录“黔江区校园普法谣”,把“校园普法谣”引入中小学校音乐课堂;2019年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了提升全区各中小学校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缔造了青少年普法教育新途径和新品牌,持续巩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

【重点宣传内容】

“五星红旗迎风展,国徽心中永相随。少年脚下的路啊,向着美好向着光明。学法,照亮我们懵懂的心灵。普法,呼唤着我们向法治前进。”每当课间休息,黔江区各中小学的音乐广播准时响起,校园普法谣作为法治文化的宣传媒介排在播放页面首位,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播种着法治文明的种子。

2018年以来,黔江区司法局会同区教委采取多项措施,充分发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内涵,编写了法治号、普法号、扫黑除恶号、防邪号等新号子形成“普法号子”,纳入全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编录“校园普法谣”实施精准普法。2019年11月8日,由区司法局、区教委主办的黔江区校园“普法谣”和“普法号子”专题培训会在新华中学举行。

黔江区校园普法谣主要以欢乐轻快的流行歌曲曲调编录,重点把法治精神与流行歌曲相结合,用歌声中播种法治,从源头抓起,引导广大青少年尊法、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歌曲把“学法、守法、普法”全涵盖,把法治文明与人类文明相结合,以青少年群体为媒介,说明学法和普法的重要性,把学法对象与普法工作相关联,运用欢快的流行歌曲曲调编录,旨在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法治文化传播方式,启迪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性,强力推进法治文明建设。

【活动特点和效果】

校园普法谣以轻松愉悦的曲调编录,歌词贴近生活,易记易学、郎朗上口,易于中小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传唱校园普法歌,进一步丰富“法律进校园”活动内容,培养青少年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根据青少年普法教育新需求,校园普法谣的传唱是积极探索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新方法,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法于乐、寓乐于思,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让学生们成长在法治的天空下。“普法谣”的传唱将法治宣传教育从“法律知识”不断推向“法治理念”的层面,精准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莘莘学子唱响法治主旋律,用歌声弘扬法治精神,守护法治蓝天。

当前,“黔江区校园普法谣”已在黔江大地唱响,形成了“学唱结合、唱作结合、知行统一”的良好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打开了青少年普法教育新局面,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得到持续巩固,进一步贯彻落实黔江区第七个五年普法教育规划,深入开展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着力提升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黔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