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七五” 普法以来,宣州区抓住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以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为宗旨,将法治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相融合,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突出实效,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全面增强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趣味性,有效提升了公民的法治素养。
【重点宣传内容】
(一)全域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根据 " 七五 " 普法规划,结合全区 26 个乡镇街道实际情况,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引导督促指导重点执法机关或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按照 " 一镇一主题 " 的总体思路,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突出宣传部门法的法治公园(广场)。
(二)突出重点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宛陵湖省级湿地公园现有设施,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到长廊、指引牌、灯箱、石凳等实物中,同时建立宪法宣誓墙、多部门法律宣传栏等补充设施,将其打造成 " 法治文化公园主题墙 "、" 扬子说法 "、" 伟人说法 " 等含 10 大板块的宣城市区最大的法治文化公园,为广大市民在健身、休闲的同时提供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文化薰陶的绝佳平台。
(三)结合地方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法治文化宣传与该区地方文化相融合,创建市级法治文化创作:皖南皮影博物馆和“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基地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表演,创作扫黑除恶剧本《暴风骤雨》,传播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内容、意义和目的,大大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扫黑除恶法治皮影戏巡演活动。依托“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结合每年春节、“八一”和“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类法治文艺演出活动120余场次。
【活动特点和效果】
2018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宛陵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并对社会开放。同时,按照“一乡(镇)一主题”的总体思路,建成一批突出部门法的法治主题公园(广场),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截至目前,已建成向阳卫生健康、澄江组织法、济川禁毒法、水韵养贤、寒亭诉讼、狸桥双拥、孙埠人社等多处部门法主题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官塘湖景区文旅法治主题广场建设将于今年八月底前完工)。
以法治文艺创作为引领,以法治文艺演出为载体,“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先后创作了普法花鼓戏《王婆卖瓜》《审鱼》、黄梅戏《大山情缘》、大合唱《普法为了咱老百姓》、喜剧联唱《无偿献血无上光荣》、普法配音快板《廉洁奉法理应当》;皖南皮影博物馆创作法治剧本《暴风骤雨》、《看门太守》等,深入全区各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及周边的县市区如泾县、池州市等地开展普法文艺演出,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真正做到了群众喜闻乐见,效果明显,成为宣州区普法领域里的“响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