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推进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结合普法重点工作,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采取领导干部率先学法、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民法典宣传走村入户、打造民法典主题公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热潮,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重点宣传内容】
(一)责任单位协同发力,领导干部率先学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区直各单位、特别是承担执法、司法、守法普法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宣传,把对民法典的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司法和服务、管理过程中。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和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民法典集体学习。同时把民法典列为领导干部年度学法必修课,列入薛城区委党校干部培训计划,举办党政领导干部民法典学习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对民法典进行权威、系统、全面解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二)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普法教育护佑童心。积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主动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围绕学习《民法典》召开线上主题班队会,通过法治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发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全区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们通过视频、结合具体案例、采用问答互动等多种形式,将民法典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对监护人责任、民事权利、遗产遗嘱继承等社会热点问题有了初步了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民法典》存在的重大意义。
(三)民法宣传走村入户,城乡基层全面覆盖。组织全区24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分别深入全区7个镇街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系列活动,法律顾问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普法宣传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重要精神、亮点解读,让广大群众意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老百姓自身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另外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公共场所摆放民法典宣传手册共20000余份,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在村居(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民法典宣传栏200余个,全面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理论宣传强力推进,民法课堂有声有色。成立民法典普法宣讲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分领域、分层次举办民法典讲座,通过党员教育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民法典”普法讲堂,借助群众身边的日常小事,将繁琐枯燥的法律理论化为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促进群众对民法典的理解和应用。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举办民法典宣讲活动,采取以案释法、法治咨询、法治讲座、赠送民法典读本、法治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普及民法典知识。
(五)集中媒体宣传优势,线上宣讲全面开花。为加强对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各类新闻媒体结合各自特点,及时推出释法说理文章,制作播出专题节目等形式;区融媒体中心“爱薛城”app开设有关民法典宣传专栏;各普法责任单位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社交平台,推送有关民法典解读等内容,引导各级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掀起社会公益宣传热潮,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六、广泛运用宣传阵地,线下宣传如火如荼。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民法典》宣传工作文件精神,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龙潭公园内精心打造全省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于近日完工,除此之外将于年内陆续在邹坞镇东邹坞村、周营镇白楼湾湿地公园等地打造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利用“民法典”主题公园及法治公园和长廊、户外电子屏、宣传栏、“村村通”广播、窗口服务单位法治文化阵地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法典学习活动,让广大群众获得最便捷直观的学法载体,零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为群众就近学习民法典提供场所和便利,扎实打好民法典宣传的 “阵地战”。
【活动特点和效果】
截止目前,共累计举办“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区总工会送法普法在行动”“学习民法典护航新时代——服务企业律师大讲堂”等各类普法宣讲活动200余场次。薛城区将把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从2020年6月到年底,把民法典宣传与服务市民日常活动有机结合,推动民法典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计划开展1000场“家门口”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并将以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开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