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七五普法以来,宁阳县不断创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开展了“1245”工作法,即健全一套工作机制、围绕两个重点群体、突出四类普法内容、开展五项普法行动。

宁阳县创新“1245”工作法 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任务措施】

一是健全“一套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工作保障。宁阳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完善领导体制、考核等制度,绘就了全年守法普法工作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二是围绕“两个关键”,服务重点群体,带动全民守法。国家工作人员“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常抓不懈,组建宁阳县普法讲师团,制定“菜单式”宣讲计划,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青少年“关键群体”法治教育持续深入,全县中小学校法治校长实现全覆盖,中小学校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实现“四落实”,各学校通过晨读宪法、举办法治征文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青少年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突出“四类内容”,实现法德共建,优化普法效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坚持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同步普及,实现依法治县与以德治县相得益彰。依托县委党校举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在基层干部中落地生根;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统筹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利用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党员干部大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专题学习党内法规;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融入法治宣传教育。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县160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800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奋战在全县交通道口、村庄社区路口、农贸市场门口等基层一线,通过小喇叭、小牌子等“十小”文明阵地宣传疫情防控法律法规。

四是开展“五项行动”,丰富普法手段,增强法治素养。开展“服务大局”系列法宣行动,围绕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组织执法司法机关开展“平安行?你我他”、“国家安全日”等主题活动;开展执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行动,实施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落实检查考核、经费保障、责任追究等具体措施;推行以案释法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法官、检察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发挥好案例指导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再升级行动,促进法治文化与儒家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相融合,建设了禁毒公园、党章公园、廉政教育基地、文成园法治文化长廊等一批精品馆所;开展媒体矩阵“云”普法行动,依托县政府网站、“宁阳法律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搭建全民普法阵地,进一步增强全民普法针对性、吸引力,同时与泰山晚报宁阳读本、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合作,开辟法治专刊和栏目;开展县乡村三级法治创建行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法律顾问制度,结合“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将全县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变为普法宣传员,把法律服务过程变成普法过程。

【特点和效果】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明显,推出了县禁毒公园、党章公园、廉政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及南故城法治文化广场、杜茂法治文化公园、文成园法治文化长廊等一批精品馆所,全县法治文化公园、小广场331个,法治一条街、法治文化长廊378条,村居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图书角447个,初步形成了“镇街有特色、部门有特长、行业有特点、城乡全覆盖”的法治文化阵地。充分运用法治文化阵地举办法治讲座1400余场、法治文艺演出1900场次,受教育观众达20余万人次。目前全县已被命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16个。宁阳县司法局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