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新时代延庆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展现新作为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延庆区完善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普法责任效能,为服务保障冬奥会、世园会的筹办举办和建设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任务措施】

(一)领导重视,落实普法规划达到新高度

延庆区200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法治延庆”建设工作,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完善的工作体系为高起点谋划、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区四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视察法宣阵地、参与大型普法宣传活动,每年将“七五”普法规划列为区政府折子工程、区绩效考评和平安建设考核。在全市率先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一考一评一团一阵地”延庆普法模式。区委书记署名文章在《法治日报》发表。

(二)因人施教,重点对象普法做出新成效

“三步走”,搭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普法平台。一是领导带头会前学法。区委书记亲自主持落实会前学法制度,会前学法列为各单位年度考核重要指标。二是多措并举日常授法。自主开发《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等课程,编发领导干部“七五”普法读本,组织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将法治课程作为各级干部培训和党校的必修课,五年来开设法治课程125期,培训干部22000余人次。三是搭建平台提职考法。出台延庆区国家工作人员提职考法制度,将考法作为全区科级以上干部提职的重要指标。

(三)“六个全覆盖”,构建青少年普法网络

一是“依法治校”全覆盖。制定发布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基本标准,有效健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二是教育系统干部法治培训全覆盖。每月开展普法大讲堂,全区教职工集中学法65次,培训人数达2万余人次。三是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各学校配强配齐法治副校长,开展“模拟法庭”“优秀法治课评选”等活动5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家长16万余人次。四是法治宣传阵地全覆盖。建设区级、街乡级青少年普法基地,各中小学建有普法长廊、普法图书角、法治宣传橱窗,利用阵地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形式。五是“以案释法”全覆盖。组建“青春船长”讲师团,录制视频课件、编印普法手册,开展系列“青春船长”进校园活动,广泛引起学生共鸣。六是法治文化全覆盖。各校积极开展“唱响国歌 守护国旗 致敬国徽”“法治情景剧大赛”等活动,我区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一等奖。

(四)“三个层面”,组建农民普法架构

一是抓住村级管理层。加大包村领导、“两委”干部的学法力度,将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贯穿“两委”换届选举全过程,促进村级事务依法依规开展。二是用好村级服务层。发动农村法治宣传员、文化组织员、党建专管员等,培养村级“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作用。三是把握村民受众层。结合农村农民特点,“农忙时进地头、闲时进村头、冬天坐坑头”,采用普法赶集、法治广播、法治春联下乡、法治灯谜竞猜等形式,逐步提升农民普法实效。

(五)“四方责任”,共建特定群体普法格局。统筹各部门力量与乡镇街道合力,针对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流动人口、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开展专题普法活动1200余场,形成面向特定群体的大普法格局。

(六)守正创新,普法宣传活动展现新作为

延庆区聚焦重要时间节点、聚焦新法颁布、聚焦专项行动,开展“法律十进”12000余场,“普法联盟”活跃在社区乡村,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越发凸显。

一是宣贯宪法常态化。广泛开展宪法“十进”,发放宪法读本30余万册。在江水泉公园、上都首府社区、康安社区等地新建宪法主题阵地,与各类媒体同步宣传互为补充。“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期间,开展重温宪法誓词、宪法测试、宪法诵读、网上答题、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公开庭审等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每年出席区主场活动。

二是依法防疫精细化。编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公民、中小微企业法律知识手册》和海报折页等宣传品30余万份,通过社区、村卡口开展依法防疫宣传1500余次。制作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学生复课等普法微视频,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平台广泛推送,通过腾讯会议APP开展线上“普法大讲堂”,有效增强公众依法防疫意识。

三是新法宣传制度化。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针对颁布的新法下发宣传方案。举办“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 开创社区矫正新局面”宣传,各乡镇街道开展专题培训。聘请法学会教授开展5期民法典专题讲座,在电视台开设民法典普法专栏。成立深入贯彻四个条例宣讲团,开展线上有奖竞答,组织系列宣传700余场次,为新法的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四是“以案释法”长效化。组建“以案释法”讲师团,印制“以案释法”读本,录制“以案释法”成果视频集,开设“童律师会客室”,创新打造“法律门诊我来选”律师“以案释法”品牌,在电视台、延庆报开设专题专栏,五年来全区开展专题活动1800余场,“以案释法”深入民心。

五是法治文化优质化。把法治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法治文化实体阵地、挖掘民间普法文化作品,组织全区法治文艺大赛,荣获市级优秀组织奖。视频彩铃、抖音、微信等公众普法覆盖延庆城乡大地,制作精品普法微视频、微电影100余部,参加全市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荣获二等奖,在市法治文艺作品脚本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六是民主法治村创建规范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活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市级57个。配合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查,在各乡镇党委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组织整改工作推进会,各单位和乡镇细化责任、协同整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特点和效果】

“七五”普法以来,延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服务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先导性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增强,各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成效显著,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提升。延庆普法工作被《法治日报》、今日头条等国家级媒体推广423次;被《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省市级媒体推广209次。2018年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是全市唯一连续4次获此殊荣的区(县)。2019年被评为“七五”普法中期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县)。

“八五”普法即将开启,延庆区将进一步发挥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职能,挖掘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大局、普惠民生的有效举措,突出体现普法工作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