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0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切实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营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浓厚法治氛围,河源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鉴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实际,在宣传的手段上,多采用线上宣传的形式,主要通过河源普法网、河源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头条号、网易新闻网易号、南方Plus南方号、天天快报企鹅号等新媒体,运用视频、漫画、图片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密码法》等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各类新媒体推送各类国家安全相关信息达200余条。
在广泛运用新媒体进行国家安全知识宣传的同时,在传统媒体宣传上也同步推进,加强电台普法栏目《法治声音》的宣传力度,深入解读《密码法》,通过户外LED显示屏、大型商超显示屏、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各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各基层司法所,通过播放宣传动漫视频、张贴宣传横幅挂图、放发各类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知密码、懂密码、用密码”的浓厚氛围,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在线下宣传上,尽量不采取集中宣传的方式,而是通过广泛发动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村居、企业、车站、宾馆等地方,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挂图、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深入宣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组织普法志愿者200余人次,开展国家安全进村居、进企业、进公共场所50余场次,悬挂横幅50余条,张贴挂图2000余张,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份。
【重点宣传内容】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1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
(二)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重要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至关重要。今年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要求。
居安思危,大国长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出生物安全、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国家安全与每一个老百姓休戚相关。希望通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让社会各界准确理解、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深入地认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要性,更加主动地支持国家安全工作,更加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首次系统提出“11种安全”。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四)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2020年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但同时,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在战“疫”中的这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意义重大。
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要紧紧围绕依法防控新冠肺炎商情,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突出非传统安全内容
(五)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国家生物安全的理念,强调“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新境界,具有极强的前瞻性、指导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时刻,及时、明确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有助于加快构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政策、路径和举措,提升国家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总体国家安全观谋划的是构建集各种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的是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从这次疫情看,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是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着力点。要全面加强对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全面分析我国生物安全面临的内外风险挑战,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六)解读《密码法》
1.为什么要制定密码法?
密码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制定一部密码领域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分必要。
核心密码和普通密码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基本制度、密码管理部门和密码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密码工作的保障措施等,都需要通过国家立法予以明确。
近年来密码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重要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基础支撑能力的提升以及安全性评估、审查制度等不断提出明确要求,需要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
传统对商用密码实行全环节许可管理的手段已不适应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要求,亟需在立法层面重塑现行商用密码管理制度。
密码法的出台,将大大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力促进密码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规范应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密码法怎样保障和促进密码的发展?
《密码法》第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密码科学技术研究、交流,依法保护密码知识产权,促进密码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建立密码工作表彰奖励制度。
《密码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密码安全教育,将密码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密码安全意识。
《密码法》第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密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密码法》第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窃取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的加密信息或者密码保障系统,不得利用密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3.为什么密码法要对特定商用密码产品、服务实行强制性检测认证制度?
密码法设立该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商用密码产品、服务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特殊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应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通过检测认证的方式对其质量与安全性进行技术把关。
强制性检测认证制度仅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社会公共利益的商用密码产品和使用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商用密码服务,并通过制定产品、服务目录明确界定管理范围,不会对市场和产业构成不必要的限制。
【活动特点和效果】
河源市广泛深入开展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及时印发工作方案,部署责任落实,明确分管领导,指定部门人员,细化分工任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形式,全面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工作的纵深发展,形成全方位覆盖、全社会融入的宣传效果,宣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让更广大的群众更加全面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更主动支持国家安全工作、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让广大的干部群众更加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做国家安全的忠实维护者和坚决捍卫者。努力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国家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