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香洲区前山街道福石社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西南部,坐落于美丽的前山河畔,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居民3274户,常住人口11963人,辖区内共有10个花园小区,两大工业区,327家法人单位,3所学校和2家幼儿园。

珠海市香洲区打造“互联网+社区治理”网格圈创建民主法治智慧社区

近年来,福石社区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契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积极探索“E平台N服务”网格化工作机制,构建双线议事平台,提供特色法律服务,多措并举创新“互联网+社区治理”网格圈,全面提升社区民主法治化水平,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任务措施】

(一)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激发多元参与治理

福石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坚持依法治理社区,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引导居民围绕社区事务开展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形成良好的社区建设氛围。

一是干部带头学法,提升管理水平。推行社区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坚持把依法办事作为检验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标准,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广纳居民意见,深化居务公开。将社区组织架构、居务、财务往来,53项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流程等在网上平台进行公开,扩大居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成立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自觉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评议,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三是扩充调解组织,化解基层矛盾。任命社区法律顾问担任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吸纳社区民警、各物业公司经理共同加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严格按照人民调解原则、程序、工作流程开展调解工作,定期开展社区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并定期对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调解技能培训。

四是组建社区“智囊团”,提供多元化服务。社区“智囊团”成员由辖区党员义工、居民代表、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等组成,负责收集居民的法律需求、法律意见,以及就近解决邻里纠纷。每个“智囊团”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智囊团”成员之间利用身边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反馈,及时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五是打造红色物业,激发自我管理。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培育物业议事主体。通过法定程序在10个花园小区中成立5个小区业委会,2个正在筹备中,引导他们以法律的框架为范本,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制定以“XX小区议事管理规则”、“XX小区管理公约”和“银苑新村车辆管理规约(征求意见稿)”等自治章程,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行政备案,上升到法律效应,提升民主自治水平。在未成立小区业委会的3个小区,按照“自愿精神、服务观念、责任意识、服从领导”的楼长工作原则推行楼长制,通过直选方式推选97名以党员为主导的“楼栋议事代表”,以邻里情为主线,行使小区议事协商,构建熟人社会,促进小区民主自治工作。

(二)“互联网+社区治理”,打造网格化服务圈

福石社区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的“E平台N服务”模式( E是指互联网思维,N是指落实N项服务),通过“6D智慧平台”、“智慧福石”微信号实现社区工作智能化、扁平化、精准化,助推民主法治社区创建。6D智慧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建立社区大数据库,是实现党建、政务、法律服务、文化宣传等多功能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对接6D手机微信端口,可实现业务数据自动统计分析、通知预警和全景坐标式立体展现。

福石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地域相邻、人员相近”的原则,将社区科学划分为五个网格,编织了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治理网络。每个网格设立片区党支部,由“片区网格员+党员+小区智囊团成员+志愿者”组成网格服务队伍,安装了智慧服务平台,配置了网格终端机。在纵横交错的网格,加载地理信息、人口结构、资源分布等多维的数据信息。建立以网格管理员为触角的信息采集,形成单元网格-社区-街道-区级-市级上下联动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形成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的工作机制。工作人员发现社区里的任何问题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后上传到平台,然后流转到相应的部门进行处理。

例如:对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戒毒社工可以将其情况通过6D智慧平台迅速反映给网格员、社区民警、卫生服务站医师等多种社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一旦有需要,可以通过平台联系其他力量介入,做到对戒毒人员的综合性长期跟踪帮教。市容巡查员在巡查中发现有车辆堵塞消防通道,可通过“智慧福石”微信号“显事镜”互动版块将现场情况拍照上传。系统定位网格信息后自动发送到网格长的手机,网格长接单后立即与网格员到场处理,通过物业公司与交警大队协调,顺利地将堵塞消防通道的车辆移出。

(三)构建双线议事平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福石社区早在2015年就开设了线下的社区居民议事厅,2016年通过公益创投,与社工机构合作打造“美好家园共创行动——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项目,搭建社区协商平台、建立社区协商机制。

线上线下双联动,党群议事促和谐。福石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和会议室设立“议事大厅”、“世界咖啡厅议事平台”和搭建线上红福议事馆,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社区领袖、法律顾问等共同制定福石社区议事规则;确定参会人员,明确议事内容,建立会议议题会前公示制度,建立会议发言权,建立表决事项制度,建立会议纪律处罚制度(红牌或黄牌警告)。

据统计,近年来福石社区通过民主协商议事,解决了荣泰河庭C区新旧物业交替、福石市场、前山至南屏次干道工程等市政工程建设,老旧小区自治、单车房硬底化、小区停车位规划、门禁卡的发放、业主堆放杂物等民生热点问题60余件,成功调解率达98%,探索出一条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例如:在推进荣泰河庭C区新旧物业交替这场“持久战”中,因第三次业主大会将原路桥集团物业有限公司表决出局时,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矛盾不断升级,选聘新物业一度中断,甚至对薄公堂。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果断地组建了荣泰河庭C区业委会党支部,改选了荣泰河庭C区业委会主任,推选了党员刘家晖律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在党旗领航下,有效扭转了“被动”的局面,变“引导”为“主导”,主动出击依法依规完成选聘新物业,并通过法律程序,让路桥集团的诉讼撤诉,有效缓解了剑拨弩张的紧张局面,把小区居民的“戾气”化为一团“和气”。本次调解被作为成功优秀案例被中国社区网、珠江晚报、香洲信息平台广泛报道。

线上议事广纳意,红福热议齐参与。社区党委通过“红福议事馆”,重点突出“红”字,即党员参与,每月提出一个社区热议的话题,社区居民浏览后可在话题下方留言,写出对这个议点的看法及建议,工作人员及时把大家的看法公布出来组织讨论。

例如:福石社区工作人员在“红福议事馆”推出文明养犬话题,收集到意见建议20余条,线上召开“党群议事会”,邀请了罗伯特议事团队,线下以“世界咖啡馆”圆桌会议的方式,分组讨论,谈论文明养犬话题,收集关于文明养犬建议12条,并形成了《福石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初稿》,经法律顾问审核,最终在居民代表的表决下,全票通过了福石社区文明养犬规范。

(四)创新社区法律服务,深化民主法治进程

福石社区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载体,在精准、及时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定期法治宣传之外,创新工作模式、梳理规章制度、打造特色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一是创新普法模式,提高居民法治意识。建设珠海市首个社区法治宣传主题公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国家的政策法规,让普法活动更接地气。发挥资源优势,与辖区的4所学校组成共建单位,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级普法教育网络,依托社区E平台开辟线普法小课堂,实现“家校互动、社区联动、媒体促动、模范带动”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模式。通过“智慧福石”公众号开展以案释法,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将法治精神印刻在社会公众的意识中。

二是开展法治体检,深化法律顾问工作。福石社区法律顾问进一步纵深开展规针对规则体系的法律服务,主动全面审查《社区居民公约》、社区管理制度,帮助收集梳理意见和建议,制定《福石社区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公约》等。疫情期间走访落实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宣传《广东省涉疫减免租金群体性纠纷调解指引》,并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建立长期联系,随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三是提供专项服务,维护妇女合法权益。2013年起,福石社区成立了妇女维权工作站,将基层妇女维权工作纳入社区民主法治工作大局。妇女维权工作站由社区“市巾帼文明岗”志愿者和法律工作者组成,旨在宣传贯彻有关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免费提供妇女维权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处理家庭暴力和调解家庭纠纷,为广大妇女群众维权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快速的绿色通道,成为有效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老娘舅”。

四是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推民主法治建设。以前山街道福石社区的人大代表联络室为根据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倾听民声民意,科学选题,推动科学立,为新的《珠海市经济特区物业条例》提供了修订意见。

【特点和效果】

创新“互联网+社区治理”网格圈是社区民主法治工作的新业态,加速福石社区民主法治创建进入2.0时代。通过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福石社区基层组织更加健全,基层民主更加规范,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议事氛围浓厚,大到社区,小到居民琐事,都开始学会运用民主协商议事解决矛盾纠纷。2018年福石社区获省“民主法治社区”荣誉称号,入选广东省民主法治基层示范点,多次被珠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泛报道,并参与了珠海法治之城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