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历史进程的实践者。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法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对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为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法治意识,扬中市法宣办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习语金句·法治微读”主题活动,组织全市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观点,以及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法治经典、释义。全市领导干部建立集中阅读和自我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则、每天一读,确保阅读效果,深入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植法治思维,强化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宣传内容】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的观点、论述,增强领导干部带头践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营造全社会践行法治的良好氛围。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二)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的观点、理念,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
(三)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论述、观点,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在全市领导干部及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
(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法治名言经典
整理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各次讲话中引用的法治名言经典,备注经典出处,解读经典释义,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法治名人名言。
【活动特点和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扬中市抓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习语金句·法治微读”活动。活动前后持续1年,跨越时间长、覆盖部门多,市法宣办与各地各部门组建联络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引导全市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重学法用法,重典型示范,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用权、依法办事能力。
一是“法治微读”抓要领。切实把握学习强国的精神要领,弘扬“学而时习之”“奉法者强则国强”的时代精神,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法治建设观点、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法治经典、释义解读,市普法办定期更新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持续性。
二是“每日一读”促习惯。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认真组织,将活动通知和阅读内容传达到领导干部手中,督促领导干部每日一则、每天一读,加强法治学习,引导全市领导干部扬中每日学法的好习惯。
三是“学思践悟”领风尚。全市领导干部在学习中感悟法律精神,交流学法心得;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守法,加强基本法律的掌握和运用,依法办事;带头推崇法治,善用法律手段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传播法治文明,弘扬法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