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阿里地区普兰县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 创文明平安校园”法治宣传活动

为推动学校法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引导中小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违法犯罪,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扎实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普兰县司法局以“开学法治第一课,创文明平安校园”为主题,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重点宣传内容】

(一)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违反犯罪行为的侵害?

答: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不要单独行走在偏僻地方,夜晚少外出,外出需要结伴而行。3.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会见网友。4.出门之前告知家人或朋友自己的行踪,不要去不熟的人的住处。未经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5.不要随便接受别人送的钱财、礼物,不随便搭乘便车。6.不要在外吃不熟的人给的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7.不要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网吧或录相厅等复杂场所,防止受到坏人引诱和骚扰。8.发现有人心怀不轨或带有危险性立即躲避。9.在遇到坏人侵害时,要以躲避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坏人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与坏人斗智斗勇。10.如果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11.遇到非法侵害和危急情况,我们还要学会及时报警报案。要熟记以下电话:遇到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等案件,拨打匪警电话“110”;发生各种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发生交通事故的报案电话是“122”;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拨打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

(二)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形有哪些?

答:1打架斗殴,辱骂他人。2、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3、偷窃、故意毁坏财物。4、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三)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答:1.自身预防。首先,要加强法制宣传,扩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辐射力。走进学校,对未成年进行法律宣传,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2.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好榜样。其次,家长要与子女多沟通,建立起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关系。再次,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3.学校预防(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除课堂上注重法制教育渗透外,可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如组织参观展览,观看预防未成年犯罪录像,模拟法庭,编演普法、学法、用法的文艺节目,召开主题班会等,帮助青少年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在校园中积极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勤奋、求真、团结、友爱、正直,人格受尊重,正义得扶持,非正义被排斥的校园环境里,并努力启蒙和巩固他们人性中最美好的同情心,自尊心和爱心。(2)突出重点,狠抓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心。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坚持克服“甩包袱”思想,从“管”字出发,“教”字入手,在 “帮”字上下功夫。教育评价后进生,要注意挖掘亮点,消除盲点,寻找焦点,杜绝讽刺挖苦。要加强个别教育,对问题少年要时时敲响警钟,通过耐心仔细的谈心谈话,潜移默化地感化他们。开展“结对帮教”活动,让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与成绩好的学生结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与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结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与司法干警、法治副校长结对等,以便切实帮助后进生转化、进步。 (3)完善学校法制教育机制,使其发挥作用。可针对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典型案件,编写专门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从中学到自我保护技能,得到有益的启迪和警示。同时,要规定法制教育课必须成为一门必修课程。4.社会预防 首先,要加强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管理,消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文化和社会丑陋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当前要开展“远离网吧”主题活动,重点打击非法经营“网吧”及非法出版、出售书刊等行为,重点清理整顿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要形成全方位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政府必须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所有店铺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禁止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容留未成年人;禁止影、剧院上映未成年人不宜的节目而容许未成年人入场。然后,要抓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空间,让青少年课余和假期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知识可学。最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还要落实“三抓”。一是常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常抓不懈。二是早抓。要从儿童期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向上的成长道路,用好的、美的、正确的东西占领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一点一滴小事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三是抓早。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发生;对未成年人已发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通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法治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宣传活动,使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中小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此次活动受教育师生达1300余人次,累计出动宣讲人员10人,车辆4台。

二是这次活动紧扣主题,坚持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促进了普兰县文明平安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