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大力推进法治扶贫工程,不断提升贫困群众法律意识,深入开展“五下乡”活动,曲水县普法办联合文旅新广局、卫生、科技等部门,先后深入柳梧易地扶贫搬迁点和曲水县两个搬迁点及四个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活动采取文艺演出、电影展播、民生服务等形式,大力宣传宣传宪法法律知识和扫黑除恶相关政策,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重点宣传内容】
(一)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二)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意义何在?
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上来,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仗。
(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的11种恶势力违法行为指的是哪些?
答:1.把持基层政权、采取贿赂、暴力、欺骗威胁等手段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经济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2.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破坏治安秩序、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乡霸”等黑恶势力;3.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组织阻拦工程、破坏投资环境、组织策划群体性上访的黑恶势力;4.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收取“保护费”的黑恶势力;5.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居民住宅小区、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6.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7.各种“套路贷”“校园贷”等,涉嫌赌博放贷、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8.采取“职业化”“组织化”方式,蓄意滋事,插手医患、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债务纠纷、邻里矛盾等,替人摆平事端,充当“地下执法队”“地下出警队”的黑恶势力;9.聚众斗殴、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寻衅滋事、强迫卖淫、组织卖淫、故意毁坏财物、开设赌场、强迫交易、强拿硬要、称王称霸等破坏一方秩序的黑恶势力;10.组织或雇佣网络“水军”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的黑恶势力;11.各类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通过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加深了曲水县广大群众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二是通过大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内容,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加强社会治理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与黑恶势力犯罪作斗争的行动自觉,在全社会营造同仇敌忾、人人喊打的氛围,真正使黑恶势力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