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珠海市开展工伤预防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自2021年开始,珠海市积极创新工伤预防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珠海工伤预防志愿服务队,实施“现场互动与持续改善式”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超16万人次,先后助力17家参训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降低28%,有效扩大工伤预防宣传覆盖面,切实提升了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进一步降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发生率。

【重点宣传内容】

通过开展一系列工伤预防宣传培训活动,有效推动工伤保障重点实现由“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转变,推动劳动者实现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我会预防”的转变。

(一)发挥特长,组建“工伤预防培训宣传导师”团队。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先后分两批聘请全市39名来自企事业单位、富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为“工伤预防培训宣传导师”,并组织各“导师”分赴重点企业实施“现场互动与持续改善式”工伤预防培训,参加全市工伤预防培训公益活动,建立完善工伤预防培训宣传知识体系,开发完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做好工伤预防业务知识的“传帮带”。

(二)齐头并进,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伤预防“云培训”,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生产岗位人员开展线上授课,累计录制课程播放量超15万人次。举办线下工伤预防大讲堂77场次,参训企业3280家。针对家政、物流、快递协会,分别举办工伤保险政策宣讲会,宣传解读特定人员参保新政策。

(三)公众参与,成立珠海市工伤预防志愿服务队。在全省率先成立“珠海工伤预防志愿服务队”,累计招募社会志愿者300名,先后走进27家社区,通过发放工伤保险宣传资料、开展工伤保险问题现场答疑等方式,有效向市民宣讲普及工伤保险有关政策法规,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协同合作,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专项普法活动。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局等单位,分别开展建筑业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等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建筑业工伤保险集中宣传培训”专题讲座16场,举办“建筑工人安全生产教育下基层及工伤保险走进建筑工地”主题活动20场。同时,对全市60家重点企业,上门开展职业健康现场互动培训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防治集中培训。

(五)精准施策,实施“现场互动与持续改善式”培训。组织省市专家45次走进17家重点企业,为1500余名基层员工送去“量身定做”的精准工伤预防培训,对73个岗位做出安全生产危险性评估,并提出701条改善建议和科学、合理的具体整改措施。专家组“三进”企业跟踪回访,对危险因素的整改进行核查、跟踪问效,助力17家重点单位工伤事故发生率降低28%,有效确保了我市工伤预防落地质量。

(六)注重形式,多渠道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建立“工伤预防在珠海”抖音账号,发布原创短视频56个,累计获赞6.9万个。参与录制《4月1日起,实习生、网约车司机等参加工伤险有新规定》珠海电台市民热线栏目,宣讲解读八类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新政策。在珠海电台插播工伤预防宣传公益广告142次,收听达21万人次。在《珠海特区报》发布工伤保险相关报道文章5篇,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文章48篇。

(七)服务上门,特殊情形提供面对面政策宣讲。对于不予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与职工存在争议等极易引发复议诉讼风险的情形,实施上门送达工伤认定结论文书服务,向职工和用人单位宣传普及工伤保险法律政策,对双方存在的疑虑和异议进行答疑释惑,有效化解潜在的工伤纠纷。

【活动特点和效果】

珠海市开展工伤预防普法宣传培训活动,进一步降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发生率,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筑牢了职工安全新防线。其特点主要是:一是录制工伤预防系列课程,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生产岗位人员实施“云培训”,受众广、播放量大,累计超16万人次;二是在全省率先成立“珠海工伤预防志愿服务队”,招募300名社会志愿者,为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广泛人力资源支持;三是选择全市60家重点企业上门开展职业健康现场互动培训,尤其是开展16场“建筑业工伤保险集中宣传培训”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