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滨城区市场监管局北镇监管所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案例

“八五”普法以来,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北镇监管所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让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走进人民群众,引导广大市场主体增强合法经营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法治宣传教育在推进市场监管法治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点宣传内容】

(一)抓好“重点源头环节”,普及学法述法

一是农贸市场方面:“农贸小市场,民生大工程”。农贸市场不但是体现城乡面貌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公益性较强的城镇公共配套设施,更是联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平台,是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放心肉工程”等事关民生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具有公用性、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鲁北(六街)蔬菜批发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营,已经发展成鲁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传统农批市场没有形成系统、专业、精确、高效的管理体系,管理缺乏标准化。为了提高六街蔬菜批发市场业户的法律意识,维护业户自身权益,预防和减少各类食品安全案件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针对六街的特点,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镇监管所对水产品的来源和标签问题;小作坊的加工流程、标签和销售问题;蔬菜的源头索证索票和合格证问题以及日常经营中容易出现的各类风险等分期开展了相关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为业户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培训中运用真实案例进行解释,以案释法,并将法律培训贯入日常监管工作,有效提高了业户们的经营常识、法律思维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是小商品批发市场方面:新兴市场现已成为鲁北地区品种齐全、质优价廉、辐射性很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市场主要经营针织、鞋帽、五金交电、建材、装饰材料、土杂产品等1.6万个品种,北镇市场监管所进行了《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培训,以及对里面的法律责任用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解,对各商户的产品质量把关、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日常行为进行指导规范。

(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做好日常监管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区别不同领域、突出工作重点,在执法、管理、服务过程全力推进普法责任制的落实。

一是在食品安全领域,强化“四个最严”。结合国家文明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和省级食品安全城复审,在“三小”行业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教育。对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保健食品的科学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增强理性消费意识。

二是在特种设备领域,固牢安全底线。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向电梯使用单位发放《责任清单》,指导其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加强信息化监管手段、持续对辖区特种设备相关单位人员开展常态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警示教育集中培训工作等,依法治“特”,合力除“患”,科技兴安,严防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生产风险。

三是在行政许可领域,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严格执行“最多跑一次”“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和“一网、一门、一次”等便民举措,将各项行政许可事项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条文及规范、标准和相关政策在登记审批窗口醒目公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四是在产品质量领域,开展自查自纠。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抽检企业。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宣传《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督导危险化学品、日用消费品和学生用品生产经营企业及重点商超、批发市场对照法律开展自查自纠。

五是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领域,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向被检查单位和检测机构技术人员宣传普及《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中,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法律法规培训。

六是在竞争执法领域,营造公平竞争氛围。加强对《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存在违法风险、发现问题苗头的企业及时进行约谈,告知其可能违反的法律法规及具体条款,做好政策解释,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对已经发生违法事实的企业,严格依法处理,维护法律权威,并及时通报案件情况,扩大社会效应

【活动特点和效果】

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镇市场监管所自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市场监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行使职权,主动从法治角度进行行政执法,始终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行政执法时,确保符合行政法规精神,符合人民群众意志,推动行政法规精神在市场商家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铸牢程序意识,严格落实法定程序,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