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2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以来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5月7日,威海市文登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活动通知,在全区广泛开展“美好生活·与法同行”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得到全区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各单位通过开展集中学习、“法律十进”、举行法治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广泛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活动期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6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万多份,普法购物袋3000多个,受教育群众3万多人。
【重点宣传内容】
(一)领导干部带头学。举行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专题讲座,邀请区纪委监委同志就《监察法实施条例》开展专题讲座。讲解了监察机关的职责、监察范围和权限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知敬畏、守底线的法治意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为全区各单位配备了387本《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开展了党委(党组)法治专题学习活动。党组成员围绕在各自工作中如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了学习讨论,促进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常学常新。组织机关干部积极参与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民法典有奖竞答活动,参与答题2万多人次,通过答题的形式增进机关干部对民法典内容的了解,让机关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中小学生重点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法律意识强不强,事关亿万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文登区一直致力于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在全市首推公办幼儿园“法治副园长”全覆盖制度,为全区8所公办幼儿园全部聘请了“法治副园长”,协助幼儿园做好依法治园工作,为幼儿们开展妙趣横生的法治小讲座12场次,从小培养娃娃们的法治意识。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书·法”活动,择优向威海市教育局、司法局推荐了42幅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法治教育的形式,增强了青少年学法的趣味性。邀请“法治副校长”走进文昌中学、文登新一中等学校,为学生们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法治讲座,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的法律困惑。“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小志愿者展风采”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通过服务礼仪、历史文化、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等科目的培训,让学生感知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思想。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了“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文峰小学的师生走进检察院,零距离感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一步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区司法局组织河南小学30名师生走进法院,实地参观了青少年审判庭,在法官的指导下现场开展了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切身体会到法庭审判的严肃性,增强了学生们对法律的敬畏感。
(三)社会群众广泛学。各普法责任单位以《民法典》为重点,通过“以点带面”,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广泛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养老诈骗、安全生产、有组织犯罪法等内容。区卫健局组织各医疗单位通过家庭医生下乡健康查体、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途径,向群众宣传民法典、防范诈骗相关法律法规,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9次,发放宣传资料12136份,受众人群达20395人,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区工信局组建了双包双促小组,前往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企业员工重点宣传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消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干部职工安全生产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养成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区公安分局成立“守财奴”普法工作室,创作了5期反诈小视频,抖音播放量10万多人次,推广安装国家反诈APP1500余人次,努力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区司法局利用下班后时间到小区开办“纳凉小课堂”,向群众普及《民法典》,使群众在休闲纳凉时也能学法懂法。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开展了征集原创法治文艺作品的活动,动员社会群众广泛参与,截至目前共收到作品112件。继续开展《民法典》每日一题活动,通过微信群接龙答题33000余人次。宣传月期间,全区各机关单位、商场、超市、药店、加油站等室外电子屏滚动播放法治标语6842条。
【活动特点和效果】
文登区通过抓好“两个重点”,带动“两个辐射”,推动“美好生活·与法同行”系列宣传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是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两个重点人群学法,通过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带动社会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学法;二是抓好《民法典》重点内容的普及,辐射带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在宣传形式上,进一步开拓创新,除了运用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册等传统方式普法外,还通过新媒体推送普法小视频、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法治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潜移默化中培育群众的法治信仰。